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中科院南古所朱茂炎研究员访问自然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王勋,朱祥坤 发布时间:2021-06-11
  应我所朱祥坤研究员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于2021年6月3日访问了自然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做了题为“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的前沿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朱茂炎研究员对寒武纪大爆发的概念、内涵与意义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寒武纪大爆发的研究历史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回顾。通过对中国在澄江动物群节肢动物、后口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以及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和微型动物成体化石的研究进展和学术贡献进行重点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国学者提出的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了多幕式大辐射与大灭绝的寒武纪大爆发演化模型。报告还概述了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碳循环与海洋氧化等方面的研究。报告最后,朱茂炎研究员对当前寒武纪大爆发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复杂生命的兴起、雪球事件、新元古代大氧化事件,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需要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在高精度时间框架下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国际合作研究,在全球新元古代大陆钻探计划的基础上揭示这一关键转折时期的地球层圈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变机理,为认识地球宜居性演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的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并进行了充分讨论。本次报告会开阔了研究人员的视野,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加强了大家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学术报告

报告会现场

  报告人简介:

  朱茂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是我国最早从事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研究的专家之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国际地层委员会成冰系分会主席、寒武系分会副主席,《地层学杂志》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主编,以及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早期地层学、古生物学以及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曾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合发起并主持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和大陆钻探计划项目等。发表论文23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论文13篇,NI论文28篇;专著3部,主编论文集15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