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大陆动力学研究室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在大连金州开展野外地质考察和野外工作技能培训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赵中宝,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1-06-09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地质科技人员野外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研究室于2021年5月29日至30日在大连金州开展野外地质联合考察及青年科研人员野外工作技能培训。本次野外考察和培训由李海兵研究员和曾令森研究员带队,地质所党委书记徐勇及大陆动力学研究室25名青年科研人员参加了考察和培训。

  大连金州金石滩-龙王庙一带的地层序列完整,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发育齐全,构造变形现象明显,晚中生代时期发育大规模地伸展作用,形成了典型的辽南变质核杂岩、拆离断层构造和断陷盆地构造。此外,该地区软沉积变形现象明显,海蚀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等记录完全,是地质学研究和学习的理想区域。
  5月29日考察在金石滩地质公园进行,李海兵研究员向大家精细讲解了褶皱轴面劈理的成因、劈理折射的基本原理、褶皱的叠加过程、区域不整合的发育,以及与地震相关的软沉积变形等典型构造现象。在金石园大家学习了震旦系的岩性组成,识别出了风暴岩,对灰岩的沉积环境和古海蚀地貌的发育过程有了深刻直观的认识。
  在5月30日金州大黑山北水源地的野外考察中,曾令森研究员详细讲述了该区域地质背景、新太古代片麻杂岩中不同岩脉的年代学研究结果,以及片麻岩中淡色脉的形成机制。李海兵研究员介绍了露头尺度的韧性剪切变形特征,剑鞘褶皱的发育机理等知识点。最后,大家在金州龙王庙寒武纪地层中重点学习和考察了典型的平卧褶皱、褶皱叠加、劈理折射等构造现象。
  在两天的野外考察和学习中,青年地质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互相启发了研究思路,有效提升了大家的野外调查技能,也起到相互了解、凝心聚力的作用。
李海兵研究员耐心讲解软沉积变形形成过程
曾令森研究员讲解方解石脉成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