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 |
合作项目名称 |
类型 |
起止时间 |
合作国家或地区 |
Marie-Luce Chevalier(马晓丽) |
鲜水河断裂带运动学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地震危险性评估 |
基金 |
2021-2025 |
法国 |
Marie-Luce Chevalier (马晓丽) |
中亚和中国两大走滑断层的构造地貌与地质灾害效应研究 |
基金 |
2020-2021 |
比利时 |
刘敦一 |
国际月球科研站-月球年代学调研研究 |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2020-2023 |
俄罗斯、澳大利亚 |
刘敦一 |
月球撞击通量模式研究 |
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项目 |
2020-2022 |
澳大利亚 |
杨经绥 |
大洋地幔橄榄岩-铬铁矿中的金刚石和深地幔再循环的全球蛇绿岩记录 |
基金 |
2018-2022 |
美国 |
王涛 |
IGCP-662项目 |
IGCP |
2018-2022 |
俄罗斯、澳大利亚等 |
于常青 |
龙门山断裂和彭灌杂岩深部延展的密集探测剖面 |
基金 |
2018-2020 |
德国 |
贺日政 |
揭示藏北高原下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古生代碰撞与汇聚及新生代破坏与隆升 |
基金 |
2018-2020 |
德国 |
尹继元 |
阿尔泰-准噶尔陆内造山带在文德-古生代的构造以及动力学研究 |
基金 |
2017-2018 |
俄罗斯 |
李海兵 |
利用钻孔长期监测研究原位汶川地震断裂摩擦作用:同震弱化和震后愈合 |
基金 |
2016 -2020 |
美国 |
任留东 |
中东亚跨境成矿带对比与综合编图 |
“五国合作编图”项目境外地调第四阶段 |
2016-2018 |
俄罗斯、蒙古 |
杨经绥 |
IGCP-649项目 |
IGCP |
2015-2019 |
美国、澳大利亚等 |
侯增谦 |
喜马拉雅-扎格罗斯造山系主要碰撞成矿作用对 |
基金 |
2014-2018 |
伊朗 |
朱小三 卢民杰 |
安第斯巨型成矿带重要矿床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研究 |
境外地质调查 |
2014-2015 |
智利、玻利维亚等 |
金小赤 |
IGCP-589 项目 |
IGCP |
2012-2017 |
日本、泰国、菲律宾 |
张洪瑞 |
中特提斯地区重要矿床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研究 |
境外地质调查 |
2012-2015 |
伊朗 |
闫臻 |
墨西哥哈里斯科州托马特兰—曼萨尼约一带铜多金属矿选区评价 |
境外地质调查 |
2012-2013 |
墨西哥 |
侯增谦 |
IGCP/SIDA-600 项目 |
IGCP |
2011-2015 |
美国、澳大利亚等 |
李廷栋 |
西太平洋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 |
“五国合作编图”项目境外地调第三阶段 |
2011-2015 |
俄罗斯、蒙古等 |
刘敦一 |
牙形石氧同位素SHRIMP IIe-MC微区、原位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古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
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 |
2010-2012 |
澳大利亚 |
曾令森 |
中俄变质核杂岩形成过程中深部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物理和化 |
基金 |
2009-2010 |
俄罗斯 |
刘敦一 |
中美合作阿波罗月岩和月球陨石样品中锆石、磷灰石和陨磷钙钠石SHRIMP年代学研究--月球雨海纪时代的厘定 |
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 |
2008-2011 |
美国 |
王涛 |
中俄边界中生代构造和岩浆作用对比研究 |
基金 |
2007-2009 |
俄罗斯 |
李廷栋 |
东中亚深部地质结构与成矿作用研究 |
“五国合作编图”项目境外地调第二阶段 |
2007-2010 |
俄罗斯、蒙古等 |
刘敦一 |
中俄合作中亚造山带研究 |
基金 |
2006-2007 |
俄罗斯 |
刘敦一 |
中-意前阿尔卑斯基底高精度SHRIMP锆石定年研究 |
离子探针项目 |
2006-2007 |
意大利 |
杨经绥 |
蛇绿岩铬铁矿中超高压地幔矿物群和地幔动力学研究 |
基金 |
2006-2008 |
美国 |
杨经绥 |
CCSD973地幔岩研究 |
基金 |
2006-2008 |
德国 |
地调西藏铬铁矿研究 |
基金 |
|||
高锐 |
台湾海峡及邻区地壳结构探测研究 |
基金 |
2006-2008 |
美国 |
刘敦一 |
SHRIMP远程共享国际网络的建立 |
离子探针项目 |
2005 -2012 |
巴西、澳大利亚、意大利等 |
刘敦一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圣堡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期合作研究计划 |
基金 |
2005-2010 |
巴 西 |
杨经绥 |
乌拉尔和西藏铬铁矿研究 |
基金 |
2005-2008 |
俄罗斯 |
朱祥坤 |
天体化学与比较行星学 |
基金 |
2004-2007 |
英国 |
刘敦一 |
中蒙合作中亚造山带研究 |
基金 |
2004-2007 |
蒙古国 |
刘敦一 |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法国南希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国家研究中心设备共享协作计划 |
离子探针项目 |
2004-2009 |
法 国 |
尤海鲁 |
角龙类恐龙头骨的解剖结构、形态功能及系统关系 |
科研项目 |
2004-2011 |
美国 |
尤海鲁 |
甘肃省早白垩世陆相脊椎动物化石群 |
科研项目 |
2004 -2011 |
美国 |
尤海鲁 |
中国北方白垩纪陆相地层的年代地层学与古气候重建 |
科研项目 |
2004-2011 |
美国 |
王 涛 |
中、俄、蒙边界古生代花岗岩和构造对比研究及地壳生长 |
基金 |
2003-2004 |
俄罗斯 |
王新社 |
赤峰南部楼子店变质核杂岩的伸展阶段和小牛群—宁城上叠拆离盆地研究 |
基金 |
2003-2005 |
美国 |
李海兵 |
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断裂的历史和运动 |
基金 |
2003-2005 |
法国 |
尹崇玉 |
末元古纪陡山沱期矿化生物群及埋藏机制研究 |
基金 |
2003-2005 |
瑞 典 |
刘敦一 |
古亚洲洋构造域蛇绿岩SHRIMP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
基金 |
2003-2006 |
蒙古 |
任纪舜 |
1:500万CGMW亚洲地质图编图 |
境外地质调查 |
2003-2008 |
俄罗斯、亚洲15国 |
张彦英 |
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编图 |
“五国合作编图”项目境外地调第一阶段 |
2003-2006 |
俄罗斯、蒙古等 |
金小赤 |
IGCP411项目,IGCP516项目 |
IGCP |
2002-2003 |
日本,越南等十余国 |
刘 焰 |
藏南高级变质岩及基底年代系研究 |
基金 |
2002-2004 |
德国 |
闫全人 |
南秦岭增生杂岩带的组成及其增生拼贴和变形过程 |
基金 |
2002-2004 |
美国 |
迟振卿 |
内蒙古居延海地区第四纪晚期环境变迁与沙尘暴起因调查 |
基金 |
2002-2004 |
中国台湾 |
许志琴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学研究 |
基金 |
2002-2008 |
美国,德国 |
杨经绥 |
大陆板块会聚边界的地幔动力学与现代地壳作用 |
重大基金 |
||
尹崇玉 |
早期胚胎化石研究 |
基金 |
2001-2003 |
瑞 典 |
肖序常 |
青藏高原演化与资源 |
基金 |
2001-2004 |
美国 |
季强 |
辽西中生代热河生物群综合研究 |
地质调查 |
2001-2005 |
美国 |
李廷栋 |
1:250 万中俄蒙哈毗邻区地质图等系列图件编制 |
境外地质调查 |
2001-2007 |
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 |
姚建新 |
扬子区二叠—三叠纪之交事件地层对比及绝灭原因分析 |
基金 |
2000-2002 |
日本 |
杨经绥 |
青藏高压北缘隆升历史 |
基金 |
2000-2002 |
法国 |
杨经绥 |
地幔超高压矿物及其形成环境和构造意义 |
基金 |
2000-2005 |
日本 |
肖序常 |
中国西北盆山-青藏高原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及其演化 |
基金 |
2000-2005 |
中国台湾 |
许志琴 杨经绥 |
祁连山造山带物质组成及造山过程 |
重大基金 |
1998-2004 |
中国台湾 |
许志琴 杨经绥 |
东昆仑造山带研究 |
基金 |
1993-2006 |
法国 |
阿尔金-祁连山研究 |
基金 |
|||
地体边界及岩石圈断裂对青藏高原形成的贡献 |
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