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a)华北克拉通构造划分图;(b)太古宙阴山地块及邻区古元古代孔兹岩带构造划分图;(c)武川地区太古宙基底麻粒岩区域地质图;(d)武川西乌兰不浪地区太古宙基底地质图。
基于上述科学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丹副研究员和刘福来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Ross N. Mitchell研究员和郭敬辉研究员以华北克拉通阴山地块基性麻粒岩为研究对象(图1),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副矿物年代学及变质作用P-T条件演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通过精细的矿物学特征和P-T条件研究,刻画了基性麻粒岩中冠状石榴石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基性麻粒岩主要由斜长石、单斜辉石和石榴石组成。石榴石围绕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形成半封闭-封闭的冠状体(图2)。与石榴石共生的斜长石边部Na和Si含量增加,Ca和Al含量降低(图2)。石榴子石的形成起始于单斜辉石(作为石榴石Fe和Mg的来源)和斜长石(作为石榴石中Ca和Al的来源)相接触的界面。该反应可能在斜长石中向内进行,逐渐消耗Pligneous(XAn=0.65-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