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要闻简讯

地质所李海兵团队开展西藏定日6.8级地震应急考察研究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潘家伟 发布时间:2025-01-14

  北京时间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北纬28.50度,东经87.45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截至7日19时,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

  地震发生后,地质所李海兵研究员领衔的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断裂作用”创新团队迅速对本次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断裂进行了分析研判,确认本次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南北走向地堑系内,)断裂上的一次正断型地震事件。

  团队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获取了震中地区遥感影像。通过对国产高分二号卫星震前、震后光学影像的解译和匹配计算,发现在尼辖错湖以北发育约4千米长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图1),在湖东岸断续分布约10km长的形变带,推测可能是湖岸松散堆积物因地震震动引起的滑塌挤压作用形成的挤压鼓包和张裂隙(图2,图3)。震前、震后影像亚像素匹配结果显示,尽管这次地震是典型的正事件,但由于发震断层走向近SN且倾角较缓,破裂带两侧地表水平位移显著(图1C,D,E,F):东西向伸展量最大可达3.9米(平均约2.5米),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断层倾角49°),推测本次地震的最大垂直位错量在4米以上,同时伴随平均约1米的左行走滑(最大约1.9米)。

  团队地震应急考察组潘家伟研究员等一行9人已于1月11日抵达震中地区,关于本次地震地表形变和相关灾害特征的调查,以及发震机理、地震趋势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以期为灾区震后恢复重建和区域未来强震风险分析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图1 定日6.8级地震尼辖错湖以北地表破裂特征

A-震前高分2号卫星影像;B-震后高分2号卫星影像;C-震前/震后卫星影像亚像素匹配计算获得的地表东西向位移场;D-震前/震后卫星影像亚像素匹配计算获得的地表南北向位移场;E-影像匹配获得的东西向最大位移;F-影像匹配获得的南北向最大位移。

 

图2 地震应急调查组(从左到右分别为索朗旺堆、吴坤、张斯琪、潘家伟、杨少华、苏强、孙志强、刘富财)抵达震中现场;


图3 登湖东南岸震动滑塌挤压形成的地表形变;


图4 尼辖错湖北侧同震地表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