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深入认识地球系统和全球环境演变历史、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探索地球深部动力过程、地表及地球外圈层、人类活动三者互相作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机理,获取原创性的科学数据,创新地球系统和全球变化研究的方法体系,创建一批全球性和区域数据产品,发展新的理论体系,满足应对化石能源革命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需求,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2023年4月7-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中元古代地球系统演变和化石能源形成”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功举办。该项目共设四个课题,其中课题二“中元古代地层格架与关键转折期沉积过程”由地质所旷红伟教授承担。旷红伟教授代表课题组进行了开题汇报。
课题二以沉积过程研究为核心,拟通过对华北和神农架地区中元古代沉积岩的地层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的综合分析,建立我国中元古代完整连续的沉积层序与标准层型,揭示关键地质转折期红-黑沉积物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示踪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评估水体化学性质对生命营养元素循环的影响。课题将为项目“中元古代地球系统演化和化石能源形成”及其他课题提供连续岩石记录、时空坐标(地层格架)和宏观古地理环境约束。
课题下设三个专题,分别由旷红伟教授、彭楠博士与沈卫兵博士负责;课题内部设立了严格的项目与单位——课题与专家咨询组——专题与研究骨干三级管理制度,并聘请我所全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系分会主席耿元生研究员、沉积地质学家柳永清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家朱祥坤研究员及区域地质与编图专家刘燕学研究员为该课题专家咨询组成员。
通过开题汇报、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了项目与课题、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协同关系,为项目与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具体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课题二“中元古代地层格架与关键转折期沉积过程”研究人员合影
课题二负责人旷红伟教授作开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