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4-20日,国际地球科学研究计划“金刚石和地幔再循环”项目(IGCP-649)在塞浦路斯举办了第二届蛇绿岩国际研讨会,并组织了对世界著名的特罗多斯(Troodos)蛇绿岩的野外考察。研讨会由IGCP-649项目和塞浦路斯地质调查局联合举办,吸引了美国、英国、俄罗斯、捷克、土耳其、摩洛哥、古巴、埃及、中国和塞浦路斯10国的50余人参会。塞浦路斯地调局局长康斯坦丁诺博士与会致辞并热情款待了全体代表,国际著名蛇绿岩专家英国卡迪夫大学皮尔斯(Pearce)教授带队野外考察。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探测大洋地幔:以特罗多斯蛇绿岩为例”。会议聚集了国内外多个研究蛇绿岩特别是地幔岩的团队。著名蛇绿岩专家迪勒克(Dilek)教授和南京大学王勤教授做了主题报告,分别从成分和岩石物性探讨了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和大洋地幔;中国科学院吴福元院士、肖文交所长及他们的团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Kusky教授及其团队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与会专家围绕热点问题进行了提问,现场研讨氛围活跃、内容深入。塞浦路斯地调局Zomeni博士介绍了塞浦路斯地质背景,向我们展示了该地区自罗马时期以来对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利用。皮尔斯教授最后做了精彩报告,从一个全球顶尖蛇绿岩专家的视角,将特罗多斯蛇绿岩像一个教科书一样完整地呈现在听众面前。
位于特提斯西段的塞浦路斯发育和保存了世界上最完整的、距今近1亿年的古洋壳-特罗多斯蛇绿岩。该蛇绿岩呈一个穹隆构造,从中心到边部出露一个完整的蛇绿岩层序,分别为地幔橄榄岩、超基性和基性堆晶岩、块状辉长岩及其中的斜长花岗岩、席状岩墙群、岩墙与熔岩的过渡带、枕状熔岩和熔岩流、蛇绿岩顶部的深海沉积岩。其中,地幔橄榄岩中发育铬铁矿床和石棉矿,喷出岩中发育海底热液蚀变带和块状硫化物矿床(此为塞浦路斯型Cu矿床的由来)。此外,还可观察到喷出岩和岩墙发育新鲜玻璃冷凝边、罕见的超基性(苦橄质)熔岩、以及古海底转换断层等地质现象。这些完整的层序和精彩壮观的海底构造,反映出现代大洋中由于巨厚的海水掩盖难以窥见的经典的地质现象。野外地质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蛇绿岩了经历了与海底扩张有关的多期岩浆事件和成矿作用,成为国际上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上世纪80年代,一批从事大洋科学钻探的研究人员来到塞浦路斯,开展了特罗多斯蛇绿岩的大陆科学钻探,想通过蛇绿岩了解现代大洋钻探无法达到的深部地质结构。该科学钻探吸引了全球数十个国家的科研人员率数百名学生来到塞浦路斯,展开了钻孔岩心和地表地质的系统研究,解剖了特罗多斯蛇绿岩这样一个“麻雀”,使其成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研究最多的蛇绿岩。
本次研讨会的宗旨,是要将这样一个世界经典蛇绿岩介绍给蛇绿岩和现代洋壳的新一代研究者。尤其希望我国的年轻地质科学家,在对比研究中国蛇绿岩的同时,结合蛇绿岩中发现金刚石深部矿物等一系列新的科学问题,用现代的科学理念和先进的研究手段,在30年之后的今天,对这个世界最经典的蛇绿岩开展新一轮的研究,开创蛇绿岩研究新篇章。
IGCP-649项目是一项全球性的研究计划。该计划将从全球范围开展不同造山带中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及其伴生矿物(如金刚石等深部矿物)的研究,探讨大洋岩石圈地幔中深部地幔矿物的形成和碳的起源等新的科学问题,以及地幔的演化规律和蛇绿岩侵位期间发生在板块边缘的动力学过程。该项目201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科联(IUGS)批准,周期为5年(2015-2020)。项目于2015年8月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研讨会,会后考察了祁连山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和高压变质带,来自10个国家的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和野外考察。项目计划于2017年在中美洲古巴举办第三届国际蛇绿岩研讨会,并将组织位于南美洲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著名古巴蛇绿岩和大型铬铁矿床的野外考察。
IGCP-649项目信息和有关活动的报道和照片,以及塞浦路斯特罗多斯地质公园的视频详见以下网址:www.igcp649.com.cn.
第二届国际蛇绿岩研讨会于2016年5月在塞浦路斯举办
塞浦路斯地质调查局和IGCP-649项目负责人
著名蛇绿岩专家Pearce教授将世界上一个最完整的蛇绿岩和盘托出
特罗多斯蛇绿岩已经成为一个地质公园和教科书
保持水平的海底熔岩流、枕状熔岩和直立的岩浆通道
蛇绿岩中罕见、现代大洋中未发现的超基性枕状熔岩
(地质所地幔研究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