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地质所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在中原巨龙特展上展出

作者:地层与古生物研究室 沈才智 发布时间:2014-12-06

2014年12月2日,由河南省地质省地质博物馆和北京自然博物馆联合举行的大型恐龙主题展览《龙腾中原——“路易贝贝”及中原巨龙特展》在京举行。展览会集中展示了近几年地质所吕君昌研究员与河南地质博物馆相关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一大一小”两个亮点,是河南恐龙化石资源的一次弥足珍贵的集中亮相。应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蒲含勇馆长的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所长、地层与古生物研究室的吕君昌研究员、季强研究员、纪占胜研究员出席了开幕式。侯增谦所长发表讲话并致贺词。

 

侯增谦所长致贺词

多年以来,中国河南地区始终以恐龙蛋产地而久负盛名,然而,恐龙化石却很少被发现。自2006年以来,地质所科研人员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合作,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研究员的指导下,先后在汝阳、栾川及南阳地区,发现了243处恐龙埋藏地点,已发掘和正在发掘的化石点有61处,这其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恐龙骨骼化石。截止目前,共计16科23属23种,仅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就发现 21属20种,在中国恐龙发掘与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汝阳盆地早白垩世的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和潭头盆地晚白垩世的栾川动物群的发现更使得河南地区的恐龙发掘与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河南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恐龙化石资源大省。

 

吕君昌研究员在向与会嘉宾讲解

本次展览会有“一大一小”两个亮点。

“一大”亮点:是指矗立在博物馆门前草坪上的巨型汝阳龙。它是距今1亿2千万年的晚白垩世早期的蜥脚类恐龙,具有极度加长的颈椎椎体,身体长38.1米,脖子长17米,头部离地面高度达 14.5米,体宽3.3米,体重可达130吨。人们耗费了两年多才将它的骨骼化石全部发掘出来,之后又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修复、安装最终得以站在我们面前。这是世界上复原装架最大、最重的恐龙。

“一小”亮点:是指世界罕见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路易贝贝”是一窝巨型长形蛋中尚未出生的窃蛋龙宝宝。在整窝恐龙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三枚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其中在这三枚的右上方,还能看到属于另外一枚蛋的不完整的蛋皮散落在那里。在三枚排列整齐的蛋下方,有一个清晰的小恐龙的骨骼,它保持着向右侧卧的姿势,静静地蜷缩着小小的身子,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它的名字来自于为这窝恐龙蛋进行拍照的摄影师——路易=皮斯霍斯。20世纪 90年代,化石被发现于中国河南省西峡县阳城乡赵营村东 2公里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久就流失到了美国。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 2013年将其接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并永久珍藏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巨型汝阳龙

 

“路易贝贝”恐龙胚胎化石

(地层与古生物研究室 沈才智)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