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质所科研人员在铜陵凤凰山朱家山钻孔取得的岩心中发现了石炭纪辉绿岩,并获得了可靠的锆石年龄为304百万年,证实了铜陵地区存在晚古生代岩浆活动,这一发现对于铜陵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铜陵地区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铁铜等金属成矿带的中部,以盛产铜矿而著名,被喻为中国的古铜都。研究表明,铜陵地区所有的铜、金矿床除与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有密切的关系外,还受地层岩性的控制。在各容矿层位形成的矿床中,以石炭系地层的矿床规模最大。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岩浆活动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因此这些地层中可能存在同期的火山岩,但这一时期的岩浆活动一直缺少准确的年代学证据。
铜陵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发现火山岩的报道不少,但石炭纪存在火山活动的报道存在较大的争议。虽然有人报道过铜陵地区石炭纪存在岩浆活动,但尚未获得可靠的年代学证据。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产于石炭系大理岩中的辉绿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304百万年,证实本区石炭纪确实存在海底岩浆活动。从构造环境来看,铜陵地区晚古生代属于扬子克拉通北缘形成的一条北东东向裂谷带的一部分,是一种拉张的构造环境。在这种拉张的构造环境下,容易发生辉绿岩脉的侵位。因此,石炭纪辉绿岩的发现,证实了前人的两项研究成果,一是本区石炭纪存在岩浆活动,二是佐证了本区石炭纪构造环境为拉张的裂陷槽。相关论文发表在《中国地质》2013年40卷3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