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地质所在自然资源部2023年度优秀科技创新平台
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选中获佳绩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4-05-21

  2024年5月9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2023年度优秀科技创新平台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选结果。此次评选共选出自然资源部优秀科技创新平台25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9名。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所)为依托单位的自然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获得部“优秀科技创新平台”称号; 地质所胡培远研究员获得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

优秀科技创新平台:自然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地质所建立的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是自然资源部唯一以大陆科钻、青藏高原动力学研究为特色的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解决中国大陆重大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开展国际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多学科基础研究,完善大陆动力学理论,推动地球科学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球科学研究和杰出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多类仪器设备和相关领域科研平台在国内同类实验室中名列前茅,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成为国内一流的实验场所和共享平台。实验室研究队伍基本素质高,年富力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是一支高水平、高产出、活跃在国内和国际地学舞台上的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群体。实验室目前现有固定人员53名,其中院士1名,研究员17名,副研究员27名,助理研究员28名。实验室固定人员45岁以下34人(占64%),已经成为实验室科研主力军,具有从事科技创新前沿基础和公益性基础研究的潜力和优势。

  实验室连续三次在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近5年来,实验室共发表重要学术论文400余篇;承担科技部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0余项,其中重点类项目22项;共有3项研究成果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科技进展、4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重要科技进展;近5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新增科技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名、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3名,获中国政府友谊奖1名、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项。实验室主任李海兵研究员获得了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地质调查局卓越地质人才,并进入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梯队人才。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胡培远研究员

  胡培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研究室副主任。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及邻区陆块聚散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工作;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等杂志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8篇,包括SCI论文25篇,其中20篇发表于影响因子≥3.0的期刊,论文SCI他1033次;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区域地质调查等项目;获2015年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1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获202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自然科学奖(二等),获2023年度自然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现任地学SCI刊物《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和《China Geology》以及EI刊物《地球科学》青年编委;在戈尔德史密斯国际地球化学大会(Goldschmidt)、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学术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次作学术报告或担任召集人。


创新性成果:

  (1)建立了碎屑锆石稀土元素重建古地理的方法,提出了拉萨地块起源于非洲大陆的创新性认识。

  (2)在拉萨地块发现并厘定了连续的新元古代古大洋演化记录,提出该地块在全球罗迪尼亚-冈瓦纳超大陆转换过程中扮演了“先行者”角色。

  (3)发现了青藏高原首例埃迪卡拉纪岩浆记录,确定冈瓦纳超大陆北缘安第斯型岩浆弧具有“西早东晚”的穿时性规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