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地质所曾令森研究员、刘福来研究员团队获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发布时间:2018-07-05

  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公布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土地资源、地质矿产、地质环境领域)入选人员名单。我所曾令森研究员入选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领军人才,刘福来研究员带领的变质地质学与前寒武纪地质创新团队入选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曾令森研究员自2004年回国以来,立足国际地球科学前沿,以地壳深熔作用为纽带,围绕大陆动力学核心问题,以喜马拉雅造山带和苏鲁超高压带等为野外基地,应用野外实测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连续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中国地质调查局等资助,开展地壳深熔作用及其构造动力学效应和大陆物质深俯冲与超高压变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Geology,GCA,EPSL,CMP等)上,已发表140多篇,第一作者40多篇。被SCI论文引用1100多次,其中第一作者被SCI引用400多次,其中EPSL论文被评为2010年以来高引25篇论文之一,部分成果已被国外新编教材引用,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研究机构作邀请或主题报告。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和国家首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变质地质学与前寒武纪地质”科研团队创建于2008年,由10名科研骨干所组成。团队学术带头人为刘福来研究员,骨干成员包括刘超辉副研究员、刘建辉研究员、刘平华副研究员、王伟副研究员、田忠华副研究员、王舫副研究员、蔡佳助理研究员、张文助理研究员、杨红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近年来,创新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和深地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下,在“变质地质学和前寒武纪地质”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华北克拉通形成演化、古元古代-新生代复合造山带的变质演化与造山过程、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陆块聚散与超大陆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强烈反响。团队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国土资源部系统名列前茅,是国土资源部基础地质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变质岩专题填图”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变质岩与前寒武纪地质”研究领域的主力军。截止目前为止,团队核心成员在国内外主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43篇,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25篇; 其中SCI论文240篇,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166篇。合著专著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