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地质所对“青藏高原南部的变质作用及构造演化”项目开展野外质量及安全检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02

根据地质调查项目三级质量管理要求,2012年7月20-27日,地质研究所科技处组织专家对《青藏高原南部的变质作用及构造演化》工作项目进行了野外检查。本次检查由地质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沈琳带队,专家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晓春研究员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元保教授。

专家组在海拔3000-5000高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先后检查了项目组在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拉萨地体东南部的野外工作情况。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张泽明研究员的汇报,对野外记录本、测试报告及其它原始资料进行了检查,对照项目设计检查了工作进度、工作量完成情况、项目设计质量、工作质量、管理程序等。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该项目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拉萨地体北部识别出了新元古代的高压变质带,在拉萨地体中部识别出早中生代中压型变质带,在拉萨地体南部识别出中、新生代的复合变质带,揭示出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结晶岩系的成因。检查组对项目的野外工作质量和所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检查组与项目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在交流过程中,刘晓春研究员做了南极变质地质研究进展报告,吴元保教授做了锆石学研究报告。

沈琳副书记对项目组车辆租用、通讯工具、高原药品及防寒装备配备和是否全员购买了野外意外伤害保险等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了解和检查,并对项目组在高海拔地区的艰苦工作表示慰问,提出我所下一步将组织管理人员参与野外工作,实地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制定出更合理的项目管理办法。

项目组与专家交流

野外现场检查交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