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在地科院地质所2020年度考核中获优秀并参加此次研究生科研学习经验分享会,跟博士师兄师姐们的优秀成果相比起来,我还差得很远,说起这科研学习的经验,远比不上博士师兄师姐们。
今天有幸站在这,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我本身的优秀,而主要是导师的耐心指导与全力支持,我本科到现在是跨专业过来的,在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这一块,从开始的入门小白到现在有了一篇中文文章,杨老师耐心引导,支持我的想法,支持我的野外与实验工作需求,鼓励我多与老师与同学交流,鼓励我参加学术会议报告,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给我创造了很多机会,在这里呢,跟杨老师说一句 谢谢您!然后也谢谢杜老师在科研工作中的帮助与指导!
然后,科研学习经验的话,刚才师兄师姐们已经讲得很系统,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从我自身来讲,我在这里就只谈一下在科研学习中的“基础”和“交流”。首先,基础的话,刚才李院士和刘老师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一切科研成果都是从原理出发的。在刚迈进科研大门时,大家都想发好文章有新观点,我也一样,过于浮躁地度过了研一一年,但看的文献越多,就会发现好的文章,新的观点都是从原理出发,原理是我们看懂其人观点,有自己新想法的基础。在科研学习中,交流很重要,不管是我们的导师及领域内的老师,还是前辈师兄师姐,还是其他领域的老师同学,与他们的每次交流都是一个自检的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自检呢,在于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能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我们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这些观点,并且过程中我们更能看到自己的逻辑缺口与错误,检验观点的正确与否。学习呢,由于自己知识积累有限,看问题的视角局限,老师前辈们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存在问题的关键,并且往往能带给我们新的想法和思路;然后每个人的学习方法、看问题切入点不一样,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查缺补漏;在与不同领域的老师同学交流中,有时还能建立起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有时或许正是外行人的一些话能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式,开阔思路。所以,我认为在科研学习中基础和与别人的交流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