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研究生教育

我所研究生开展云蒙山野外地质考查

发布时间:2022-03-09

2008年4月25日和26日,地质所组织了在读研究生到北京云蒙山地区进行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勘查。25日考察了云蒙山西部变质核杂岩剖面,观察了云蒙山花岗岩、太古代/元古代片麻岩、元古代白云岩级古生代沉积岩以及拆离带。25日晚上组织了学术讨论和讲座。26日考察了云蒙山花岗岩、闪长岩、拆离断层等。

  云蒙山地区是我国东部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发育有太古代的角闪岩、片麻岩和云母片岩、元古代的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层和古生代沉积岩系。以发育典型的中生代伸展构造而著名,如云蒙山变质核杂岩,是我国最早确立变质核杂岩的地方,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经常考察的经典路线。此次研究生野外考察主要是锻炼学生野外的观察能力、认识变质核杂岩的野外地质特征、丰富学生的地质知识。

  本次野外考察由北京大学郑亚东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科技处王涛和迟振青研究员带队。郑亚东教授是首次在该区发现和研究伸展构造的国外著名专家。首先讲解了该地区的构造背景,针对典型的地质露头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教学生进行面理、线理等构造要素的测量。一些糜棱岩中发育的典型“S-C组构”、眼球状构造等现象,针对如何根据这些现象来判别运动方向进行了精心的指导。结合野外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对变质核杂岩从概念和野外现象有了基本的认识。

  25日晚间,郑亚东教授和王涛研究员总结了当天所观察的剖面,郑亚东教授针对韧性变形中为何能产生低角度正断层的问题,讲解了“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等学术观点,学生非常踊跃,提出了各种问题,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气氛生动热烈。

  王涛研究员系统的总结了对于该地区变质核杂岩的认识、介绍了全国各地变质核杂岩的分布状况以及研究的地质意义。

  郑亚东教授虽已过古稀之年,但兴致盎然,同年轻学子一起走路、爬山,未显露一点疲惫之姿,这缘于他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年轻地质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并希望把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传授给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郑亚东老先生严谨治学的同时,又不失幽默风趣,深得同学们的好感。

  这次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地质工作兴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及基本学习和工作方法,大有收获。同时,活动期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了进一步的沟通和了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加强研究生野外技能的培训是培养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地质所将把研究生野外考察实习训练作为长期的一项工作开展。结合地质立典研究,计划建立若干个野外培训基底,长期开展研究生野外考察工作。这是自2007年组织研究生到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的“蓟县剖面”野外考察之后,第二次组织研究生进行野外现场地质勘查学习。这项工作每年将定期开展,长久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