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研究生教育

胶东半岛夏令营感想——赵奕翾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赵奕翾 发布时间:2024-08-16

  再次敲下这样的文字,不觉已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

  短暂透支的快乐过后会产生戒断反应。看到前天央视新闻推送的山东打卡笔记,我是连续三天翻了又翻,从头到尾,仍津津有味;想到月底会在四川江油马角坝开展为期35天的地质填图实习,又恰逢夏令营师生群里大家在“种草”所里老师牵头填图方法试点改革的系列丛书,我速速下单,朝益暮习,爱不释手;刷到9月份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七届全国矿床会议通知,我按捺不住,一目十行,会心一笑——那些因善缘而结识的前辈姓名跃然纸上,伴随着的,还有他们20余天前谦逊自持、现身说法的笑容和身影......

  写到这里,收到了一条来自许征老师的讯息:“报账还要再等等,我们先给大家车票钱(微笑)”。细微之处,还是令我大为触动的,即便营期里的那“66条夏令营工作任务表”仍是个谜。但我坚信,谜底应该早已播种在六队为我们开放的点位路线里,封存在日更相册中属于我们每一位营员的“25号底片”里,传递在银滩边“浮光跃金”、大巴上“谈笑风生”和晚会间“觥筹交错”的欢声笑语里了吧!

  留点字数写给20岁的自己。我无法深究成长所带来的意义,它的存在也会出现于一杯杯没时间午休而抗劳提神的咖啡里,一次次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后,却一遍遍担心弹出新的任务窗和未接的电话里,是久未回复的紧急通知或临时收到的重要安排里。一边经历,一边成长,每一个在无字之书中找寻自我的过程都是沉默的破茧。这其间未必有“黄金屋”,未必有“颜如玉”,但我知道,一定有更好的自己。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生化环材是天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乘风破浪,柳暗花明。深空深海深地深蓝,洋洋洒洒,我倒是想在此生遍历一番!所以,就把我的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吧!

  对面的读者,请允许我以这种杂叙的方式将胶东半岛地学夏令营之旅的一点感想“记”之以“纪”之,没有框架、没有逻辑、没有水平,全是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