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的毛公山下,有这样一座拥有着悠久的采金历史的小镇,这里山藏神奇,地蕴瑰宝,素有金都之称。7月16日,地质所第五届优秀大学生胶东半岛地学夏令营到达招远市,在考察石英脉型金矿——招远金矿近代采掘基址群和平度断裂成矿带(千吨级金矿成矿带)途中,野外党支部前往黄金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聆听了招远采矿人在党的领导下从苦难走向幸福的艰难历程,了解了抗战时期招远黄金保卫战的光辉历史。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营员们参观了“中国金都”“永铸金魂”“流金岁月”“烈焰淬金”等展厅,通过声、光、电、动漫、幻影全息成像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了解了黄金采、选、冶和加工等工艺。头戴安全帽走入罗山矿井的矿洞,黄金的原始形态和金矿开采作业的实景深深震撼了营员们。“沿着幽深寒冷的平硐一直向前,我们才能知道矿工的工作是多么艰难”“黄金冶炼工序繁多,人生成长也需要挫折磨炼,高山仰止志更高,脚步不停梦为桥”。
山为脉络、水做魂魄,特殊的山水孕育出天地金魂,也养育出金子般品行的人。在黄金博物馆的将军厅,营员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走进了胶东军民保卫黄金、为国而战的那段历史时期。在大量金矿被日寇占领的情况下,招远军民通过组织采金、虎口夺金、秘密购金等方式将黄金筹集起来,通过接力赛、银行划拨和直送,将13万两黄金密送到延安。在解放战争时期,又向党中央输送了30多万两黄金。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无数先烈舍小家顾大家、舍生取义的高贵品格和牺牲精神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资源保障!为国找矿!”这是营员们在参观结束后大声喊出的口号,嘹亮的声音响彻山谷,地质报国的信念浸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