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研究生教育

勿忘国殇 警钟长鸣——第五届优秀大学生胶东半岛地学夏令营野外临时党支部赴刘公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张增怡 发布时间:2024-07-23

  第五届优秀大学生胶东半岛地学夏令营于7月11日在京开营,吸引了来自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等国内15所高校的21名地学类专业优秀大学生参加。在本届夏令营成员中,有学生党员12名,随行有职工党员9名。为更好发挥党员在野外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经地质所党委批准,夏令营成立了野外临时党支部。

  “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十三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威海刘公岛考察作出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7月13日,野外党支部在考察途中,组织全体营员前往刘公岛甲午战争陈列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教诲,赓续红色血脉,激荡前征之志。


  刘公岛是中日甲午海战主战场,营员们在考察结束后参观了东泓炮台复原遗址、水师提督衙门,了解了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的建设背景、过程、防务情况。百年前的海面,战火纷飞,海浪翻滚,昔日清政府苦心经营的海防重地在甲午战争中尽成残垒废墟,雄视东亚的北洋舰队也灰飞烟灭,成为近代中国最沉重的国耻。大海边、烈日下,一座座炮台残影,曾浸染过守卫者们的鲜血;它们是一座座无声的纪念碑,它们永远镌刻着为捍卫中华海疆而牺牲的先烈们的忠魂!


  走进甲午中日战争博物馆,战争史料陈列在眼前,远比教科书更清晰、深刻、有力。营员们共同回顾了北洋水师成军、黄海大海战、血战威海等历史片段,无一不深感痛心,“我愤恨于短视享乐的当权者,同情于兴亡之苦的黎民百姓,痛恨于残虐无道的侵略者”、“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沉默,却又震耳发聩”。


  甲午国殇纪念的不仅是中华民族“落后就挨打”的屈辱历史,更多的是倾听战争启迪,警醒国人发愤图强。营员们在参观结束后说道:“在这座民族警醒之岛,历史的旧迹将会永远留存,供后辈瞻仰、敬畏,让后辈沉思、奋发”。“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只有自身强大,才能获得尊严。牢记这段痛心的历史,吾辈当自强”。

  今日之海虽看起来风平浪静,但今日之中国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这样一个历史进程,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的路”,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