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山河、信念、诗篇都格外昂扬;七月,生命、万物和青春都格外蓬勃。七月,我,地质所,成都和龙门山完成了初次会面。
还记得12号刚到北京的时候,当时又紧张又激动。办完入住去地质所报道的时候,是我第一次见到地质所的老师,真的如我之前所想,老师们都特别温柔,热情,和蔼可亲。13号全天我们参观了新基地、离子探针中心,进行了师生座谈会。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精密的仪器,专业的设备。幸运的是这天是嫦娥五号样品接收的第二天,我们有幸在离子探针中心看到了月球样品,这是我第一次也许会成为唯一一次离月球这么近。下午的师生座谈会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专业的科研工作者、科学家、行业大佬,老师们耐心的给我们介绍了我们可以报考的方向以及报考要求,条件。
14号我们便踏上了去往成都的征程,在此次龙门山之旅中,我们参观了汶川科学钻探实验中心实验室、成都金沙遗址、郫都区党史教育基地、汶川科学钻探实验中心。在汶川科学钻探实验中心,我们见到了"传说"中的假玄武玻璃。在此次龙门山之旅中,我们还考察了彭州葛仙山飞来峰地质现象,丹景山磨拉石地质建造,灌县-安县同震地表破裂带,白鹿中学地震遗址,汶川科学钻探1、2号钻孔,映秀-北川断裂带同震地表破裂带,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虹口地震遗址的醉汉林,逆冲伴随走滑的断裂,被遗弃的小汽车等,其中令我最为震惊的是地震形成的垂直最大垂直位移量竟然可以达到11~12m。
我们还参观考察了北川新城和北川老城地震遗址,通过对比北川新城和北川老城,我真正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团结的力量。参观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让我感到了党的伟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真正的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震后的第一时间,武警,消防,医疗各路人马紧急集结,与当地群众打响了一场救震救灾战役。转眼之间13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灾区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通过此次龙门山之旅,让我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在各种地质灾害面前,我们是如此的渺小,但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又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们在面对大自然,在面对各种地质灾害时少一些恐惧,多一份勇气。
最后,在此感谢各位老师的照顾和陪伴,希望老师们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同学们前程似锦,一研为定。希望我们能再次相遇,再次在地质所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