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研究生教育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黄妃妃

发布时间:2023-05-22

  别人总说,冲动会使人犯错,但我觉得,冲动有些时候会让人抓住机遇,会有更美好的收获。因为“冲动”,我才有了这次参加祁连山夏令营的机会,才有这前所未有的奇妙之旅。

  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只有亲身实践,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登高一望,才会领略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驻足山中,才会感受到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奥秘;跋山涉水,才能体会到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迈,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追求。这也许也是我报名的动力。

  与老师同学们的初次见面没有太陌生,满满的温暖让大家很快熟悉起来。参观了同位素、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等,让我大开眼界,赞叹不已,一个小小的元素能获得大大的信息量!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祁连山夏令营核心部分主要是野外考察,21号我们便踏上征程,开始去探索让我激动又向往的地方。一旦大自然别样的风景去占据视野和思想,你会觉得,生活并不总是乏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处处充满阳光。

  一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和数不尽的牛群羊群,虽然这里青草不是很茂盛,但一批又一批的牛羊在这里繁衍生息,让我感叹土地荒漠化和感慨青草生命力的顽强。沿途也看到了很多滑坡和塌陷,或许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吧,很多滑坡都没有得到治理,都存在一定的隐患。

  我们最先去观察的地方是在默勒镇公路旁,见到了熟悉的砂岩,并听老师讲解其构造运动等知识。从海北州到祁连县,再到肃南,这几天的经历让我了解了祁连山的一小角,变质岩、沉积岩的野外特征,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和变形构造关系等等,虽然有老师的通俗、形象的讲解,但我们对祁连山地区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想了解更多,还得深入研究,才会有进一步的收获。虽然很多地质概念、知识我没有学过,但通过这几天的野外实习,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也拾起了以前学过的知识。

  除了收获知识,当然还有认识了很多和蔼可亲的老师和结识了其他高校的同学,一路上欢声笑语,让我体会到地质实习不只有埋头苦干的“辛苦”,更有苦中作乐的愉悦,更多的是欢乐,心向阳光,到哪都是美景。很感谢地科院地质所提供了这次机会,感谢人事处老师们的忙前忙后和各种保障,感谢科研专家们的生动讲解和悉心指导,感谢大家的帮助与关心,万分感谢。

  游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见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日月山的美丽传说,青海湖的浩瀚飘渺,原子城纪念馆的“无坚不摧”,张掖丹霞地貌的色彩斑斓,和政古生物化石的绝无仅有,以及祁连山的秀丽宜人,令人流连忘返。

  祁连山,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灰尘,没有尾气,没有俗世的功名烦扰,没有尔虞我诈,没有谄媚,没有虚荣,没有浮躁;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气,绿油油的高原牧场,当地居民红扑扑的脸蛋和纯朴的笑容。这是一个让人心灵净化的世界,是一个忘乎所以的地方,是一个人间净土心灵放流的地方……

  通过这次夏令营,我看到了海拔高度4200多米的美景,很美妙,但人生的高度不应止步于此,要去更高更远的地方,站得高,才能看的远,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