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重大项目)
|
序号 | 计划项目名称 | 开始年限 | 结束年限 |
已 完 成 项 目 |
1 |
热河、关岭、瓮安等重要生物群的起源、演化及环境制约 |
2000 |
2007 |
2 |
中国典型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研究 |
2001 |
2005 |
|
3 |
同位素和微区分析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
2002 |
2005 |
|
4 |
亚洲系列地质图件编制及相关重大地质问题研究 |
2003 |
2015 |
|
5 |
我国重要生物群的起源、演化研究 |
2004 |
2010 |
|
6 |
中国与亚洲地区关键地质问题对比研究 |
2006 |
2010 |
|
7 |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及资源环境效应 |
2009 |
2010 |
|
8 |
中国大陆构造演化及对成矿制约研究 |
2007 |
2010 |
|
9 |
中国主要标准地层建立与新的地层学方法研究 |
2001 |
2010 |
|
10 |
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与更新 |
2001 |
2010 |
|
11 |
地质调查同位素分析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
2011 |
2012 |
|
12 |
环扬子地块构造演化与成矿背景研究 |
2011 |
2012 |
|
13 |
鲁东白垩纪大型脊椎动物群及相关地层与沉积、古地理背景调查研究 |
2011 |
2012 |
|
14 |
亚洲地质编图与关键地质问题对比研究 |
2011 |
2012 |
|
15 |
天山-兴蒙造山区造山过程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
2010 |
2012 |
|
16 |
中国陆块聚散过程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
2011 |
2013 |
|
在 研 项 目 |
1 |
深部地质调查试点 |
2012 |
2014 |
2 |
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 |
2008 |
2015 |
|
3 |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及大陆动力学 |
2011 |
2015 |
|
4 |
中国前寒武纪地壳形成演化及其对成矿作用制约研究 |
2011 |
2015 |
|
5 |
中央造山带的复合造山及南北板块会聚 |
2011 |
2015 |
|
6 |
全国重要区域地层系统与关键生物群系统演化综合研究 |
2011 |
2015 |
|
7 |
重大岩浆事件及其成矿作用和构造背景研究 |
2011 |
2015 |
|
8 |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研究和相关图件编制 |
2013 |
2015 |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
序号 |
负责人 |
批准编号 |
项目名称 |
开始 |
结束 |
总经费 |
|
|
|
|
|
|
67170 |
1 |
王宗秀 |
|
环渤海经济区地质填图与生态环境评价 |
1999 |
1999 |
29.00 |
2 |
庄育勋 |
|
环渤海经济区地质填图与生态环境评价 |
1999 |
1999 |
20.00 |
3 |
闵隆瑞 |
|
环渤海经济区地质填图与生态环境评价 |
1999 |
1999 |
22.00 |
4 |
许志琴 |
199913000002 |
江苏连云港幅1:25万区调 |
1999 |
2000 |
125.00 |
5 |
程裕淇 |
J1-3-6 |
1:500万中国地质图(第二版)编图 |
1999 |
2000 |
48.00 |
6 |
沈其韩 |
J2-14 |
中国西北地区若干重点前寒武纪区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对比及年代格架 |
1999 |
2000 |
100.00 |
7 |
杨经绥 |
J5-2-3 |
基础地质调查多媒体专业指南编写与制作 |
1999 |
2000 |
20.00 |
8 |
姚培毅 |
J6-2-6 |
博斯腾湖地区第四纪环境变迁和构造隆升研究 |
1999 |
2000 |
15.00 |
9 |
李锦轶 |
DKD9902002 |
东天山地区构造格架研究 |
2000 |
2001 |
55.00 |
10 |
马丽芳 |
|
《中国地质图图集》、《中国非金属矿图集》 |
2001 |
2001 |
60.00 |
11 |
程裕淇 |
J1-3-6 |
大别山及邻区1:50万造山带地质图及说明书 |
1999 |
2001 |
78.00 |
12 |
刘敦一 |
F8-3-2 |
锆石标准样品的研制 |
1999 |
2001 |
10.00 |
13 |
程裕淇 |
199913000003 |
太行山北段阜平群的基本组成特征和深熔作用对地壳岩石的改造 |
1999 |
2001 |
106.00 |
14 |
乔秀夫 |
DKD2001010-1 |
郯庐断裂带元古代—古生代的演化 |
2000 |
2000 |
13.50 |
15 |
李兆鼐 |
DKD2001011 |
东北典型休眠性火山深部岩浆房与火山灾害 |
2000 |
2000 |
18.00 |
16 |
王宗起 |
|
局域信息网络建设与科学技术数据库 |
2000 |
2000 |
20.00 |
17 |
於祖相 |
DKD2001015 |
燕山地区含铂岩体铂新矿物研究 |
2000 |
2001 |
18.00 |
18 |
李子舜 |
DKD2001017 |
中国三叠纪修订 |
2000 |
2001 |
9.00 |
19 |
田树刚 |
200013000173 |
中国地层标志化石及重点层型剖面 |
2000 |
2001 |
112.00 |
20 |
李汉声 |
DKD2010126 |
中国东部濒太平洋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研究 |
2001 |
2001 |
11.00 |
21 |
林景星 |
|
陕西华县癌症村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 |
2002 |
2002 |
10.00 |
22 |
刘敦一 |
200020190118 |
离子探针质谱锆石微区定年方法研究 |
1999 |
2002 |
44.00 |
23 |
肖序常 |
200013000061 |
西昆仑及邻区地质构造演化及成矿地质背景 |
2000 |
2002 |
107.60 |
24 |
王宗起 |
200010200171 |
西秦岭成矿构造环境调查 |
2000 |
2002 |
66.00 |
25 |
杨经绥 |
200013000170 |
祁连山—阿尔金山地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及成矿背景调查与研究 |
2000 |
2002 |
107.40 |
26 |
王宗秀 |
|
雅鲁藏布江构造带(中东段)及邻区构造变形与现今地壳活动性调查研究 |
2000 |
2002 |
63.40 |
27 |
高林志 |
200013000175 |
华北块体周边新元古代地层及构造格架研究 |
2000 |
2002 |
56.00 |
28 |
李廷栋 |
200113000077 |
中国西部及邻区地质图编制 |
2000 |
2002 |
55.40 |
29 |
张宗清 |
200020130014 |
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和金川铜镍矿床年龄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2000 |
2002 |
46.20 |
30 |
万渝生 |
200013000171 |
中国东部地区主要构造单元早前寒武纪岩浆构造年代格架的建立 |
2000 |
2002 |
65.60 |
31 |
郭宪璞 |
200013000174 |
东昆仑地区疑难地层研究 |
2000 |
2002 |
49.00 |
32 |
宋彪 |
1212010560901 |
同位素测年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
2000 |
2005 |
265.00 |
33 |
宋彪 |
|
褐帘石离子探针(SHRIMP)微区原位U-Th-Pb年龄测定方法研究 |
2000 |
2005 |
0.00 |
34 |
陈文 |
|
用激光40Ar/39Ar法定年技术研究高压白云母中过剩氩成因 |
2000 |
2005 |
0.00 |
35 |
季 强 |
200213000041 |
热河群生物化石赋存地层同位素年代学 |
2002 |
2003 |
160.00 |
36 |
高 锐 |
200213000040 |
燕山造山带反射地震剖面 |
2002 |
2003 |
180.00 |
37 |
尹崇玉 |
200213000042 |
瓮安生物群特征及其环境演化 |
2002 |
2004 |
110.00 |
38 |
迟振卿 |
200212300009 |
内蒙古居延海地区第四纪晚期环境变迁与沙尘暴起因 |
2002 |
2004 |
60.00 |
39 |
傅德荣 |
200313000046 |
全国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规划 |
2003 |
2003 |
20.00 |
40 |
王涛 |
200313000056 |
中国典型造山带综合研究 |
2003 |
2003 |
170.00 |
41 |
张玉海 |
200320130008 |
气体同位素质谱仪软件及探头系统升级 |
2003 |
2003 |
20.00 |
42 |
田树刚 |
1212010511601 |
全国古生物主要门类数据库建设 |
2003 |
2005 |
90.00 |
43 |
姚建新 |
1212010511701 |
青藏高原地层格架建立与完善 |
2003 |
2005 |
230.00 |
44 |
高林志 |
1212010511703 |
中国大陆及其边缘关键地史阶段地震事件地层研究 |
2003 |
2005 |
100.00 |
45 |
王宗起 |
1212010511801 |
秦岭造山带结构与造山作用过程 |
2003 |
2005 |
210.00 |
46 |
肖序常 |
1212010511803 |
西昆仑-喀喇昆仑地质构造演化及其成矿地质背景 |
2003 |
2005 |
140.00 |
47 |
耿元生 |
1212010511805 |
扬子地台西缘变质基底演化研究 |
2003 |
2005 |
200.00 |
48 |
杨经绥 |
1212010511802 |
祁连-阿尔金造山带早古生代俯冲碰撞杂岩带的组成,动力学及成矿效应 |
2003 |
2005 |
140.00 |
49 |
丁孝忠 |
1212010511501 |
全国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 |
2003 |
2005 |
638.00 |
50 |
牛宝贵 |
1212010511502 |
1:500万亚洲地质图编图 |
2003 |
2010 |
1048.00 |
51 |
杨经绥 |
200413000031 |
中国中央碰撞造山带与超高压变质作用 |
2004 |
2004 |
50.00 |
52 |
季强 |
200413000032 |
我国北方燕山期生物群演替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2004 |
2004 |
50.00 |
53 |
李廷栋 |
1212010511808 |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 |
2004 |
2004 |
250.00 |
54 |
朱祥坤 |
1212010561608 |
地球的化学、生物与环境演化的同位素研究 |
2004 |
2004 |
150.00 |
55 |
季强 |
1212010511605 |
内蒙古宁城及邻区中侏罗世生物群研究及地层对比 |
2004 |
2005 |
470.00 |
56 |
许志琴 |
1212010561606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综合研究 |
2004 |
2008 |
504.00 |
57 |
尹崇玉 |
1212010511607 |
中国晚新元古代的生物记录与南、北地层对比 |
2005 |
2007 |
161.00 |
58 |
肖序常 |
1212010561605 |
青藏高原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 |
2005 |
2008 |
310.00 |
59 |
丁孝忠 |
1212010633602 |
西部地区主要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富集成藏规律综合研究 |
2006 |
2007 |
141.00 |
60 |
李廷栋 |
1212010611508 |
全国区域地质综合研究试点 |
2006 |
2008 |
214.00 |
61 |
耿元生 |
1212010611702 |
中国西北地区若干重要演化阶段地层格架建立与对比研究 |
2006 |
2008 |
268.00 |
62 |
王永 |
1212010611703 |
我国北方新生代地层格架建立及环境演化研究 |
2006 |
2008 |
117.00 |
63 |
王宗起 |
1212010611807 |
南秦岭主要构造岩带及其形成环境 |
2006 |
2008 |
212.00 |
64 |
张建新 |
1212010611811 |
祁连—阿尔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
2006 |
2008 |
205.00 |
65 |
柳永清 |
1212010610421 |
内蒙古1:25万西老府、多伦幅区调修测及蒙南-冀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格架与重要地质事件和年代地层系统研究 |
2006 |
2008 |
318.00 |
66 |
杨经绥 |
1212010610107 |
青藏高原南部地幔岩和铬铁矿成因 |
2006 |
2008 |
180.00 |
67 |
许志琴 |
1212010610105 |
青藏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崛起及资源能源效应 |
2006 |
2008 |
498.00 |
68 |
高锐 |
1212010611809 |
台湾海峡及邻区地壳结构探测研究(中美合作) |
2006 |
2009 |
204.00 |
69 |
肖序常 |
1212010661312 |
中巴合作西构造及邻区有关矿产和环境灾害地质背景的研究 |
2006 |
2010 |
263.00 |
70 |
王涛 |
1212010611803 |
中国和亚洲不同造山带花岗岩年代格架、岩浆序列及其与成矿关系的对比 |
2006 |
2010 |
424.00 |
71 |
李锦轶 |
1212010611806 |
中国北方及其邻区大型断裂活动历史及其对古构造-成矿格局的改造 |
2006 |
2010 |
338.00 |
72 |
任纪舜 |
1212010611808 |
亚洲三大构造域的动力演化过程及其转化关系研究 |
2006 |
2010 |
342.00 |
73 |
沈其韩 |
1212010611801 |
中国与亚洲地区关键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
2006 |
2010 |
729.00 |
74 |
高锦曦 |
1212010711508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长期观测 |
2007 |
2007 |
47.00 |
75 |
宋彪 |
1212010761401 |
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技术研究 |
2007 |
2010 |
155.00 |
76 |
李廷栋 |
1212010711814 |
中国东部中生代大陆岩石圈剧变过程、动力学机制及矿产资源响应 |
2007 |
2010 |
357.00 |
77 |
杨经绥 |
1212010711816 |
中国巨型中央造山带的复合造山运动学 |
2007 |
2010 |
365.00 |
78 |
李锦轶 |
1212010711817 |
中国北方增生造山过程、陆壳生长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
2007 |
2010 |
360.00 |
79 |
万渝生 |
1212010711815 |
中国早前寒武纪事件序列与地球早期大陆地壳生长及成矿 |
2007 |
2010 |
605.00 |
80 |
季强 |
1212010711603 |
西藏及邻区晚古生代生物群序列和海相地层对比研究 |
2007 |
2010 |
428.00 |
81 |
高锐 |
1212010711813 |
盆山结合带深部结构与油气远景研究 |
2007 |
2010 |
930.00 |
82 |
姬书安 |
1212010811059 |
典型珍稀化石特征研究 |
2008 |
2008 |
92.00 |
83 |
乔莉 |
1212010816056 |
成果地质资料涉密清理(地科院地质所) |
2008 |
2008 |
8.00 |
84 |
姚建新 |
1212010811054 |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地质所) |
2008 |
2008 |
107.00 |
85 |
刘福来 |
1212010811065 |
山东半岛高压麻粒岩的成因机制及其在中朝克拉通演化中的意义 |
2008 |
2010 |
155.00 |
86 |
陈文 |
1212010816039 |
重点同位素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
2008 |
2010 |
230.00 |
87 |
侯增谦 |
1212010818096 |
青海沱沱河-玉树地区大型推覆构造与铅锌矿成矿作用研究 |
2008 |
2010 |
280.00 |
88 |
许志琴 |
1212010818094 |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 |
2008 |
2010 |
555.00 |
89 |
迟振卿 |
1212010811044 |
基础地质调查需求调研与战略部署研究(地质所) |
2008 |
2010 |
90.00 |
90 |
耿元生 |
1212010811048 |
1:5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 |
2008 |
2010 |
465.00 |
91 |
丁孝忠 |
1212010811033 |
中国地质构造区划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 |
2008 |
2015 |
4410.00 |
92 |
郭宪璞 |
1212010918011 |
青藏高原东缘造山带与四川盆地的耦合关系 |
2009 |
2010 |
50.00 |
93 |
朱祥坤 |
1212010911046 |
我国前寒武纪条带铁建造的形成条件 |
2009 |
2010 |
70.00 |
94 |
孟繁聪 |
1212010918009 |
祁漫塔格构造带的板块体制及对构造岩浆成矿带的制约 |
2009 |
2010 |
80.00 |
95 |
张建新 |
1212010918006 |
青藏高原北缘多期造山及多期成矿 |
2009 |
2010 |
80.00 |
96 |
吴才来 |
1212010918007 |
青藏高原北缘花岗岩浆作用及成矿作用 |
2009 |
2010 |
80.00 |
97 |
赵志新 |
1212010916083 |
高精度地震层析成像新技术及区域地震数据开发预研究 |
2009 |
2010 |
40.00 |
98 |
季强 |
1212010911068 |
中国不同相区泥盆纪—石炭纪界限标准的建立与立典剖面研究 |
2009 |
2010 |
120.00 |
99 |
刘鹏举 |
1212010911071 |
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学标定及艾迪卡拉纪分统建阶的全球界线层型研究 |
2009 |
2010 |
100.00 |
100 |
许志琴 |
1212010918035 |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形成及动力学机制探讨 |
2009 |
2010 |
90.00 |
101 |
曾令森 |
1212010918030 |
西藏南部中生代以来岩浆作用与岩石圈构造动力学过程 |
2009 |
2010 |
100.00 |
102 |
嵇少臣 |
1212010918008 |
青藏高原东部及东南部岩石圈流变学及中下地壳隧道流证实 |
2009 |
2010 |
100.00 |
103 |
戚学祥 |
1212010918003 |
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金沙江大型走滑过程及对矿产资源的制约 |
2009 |
2010 |
100.00 |
104 |
张泽明 |
1212010918012 |
青藏高原南部变质基底及变质演化 |
2009 |
2010 |
120.00 |
105 |
李海兵 |
1212010918036 |
喜马拉雅玛西构造结的活动构造 |
2009 |
2010 |
120.00 |
106 |
丁孝忠 |
1212010911001 |
1:100万地质图国际合作编图 |
2009 |
2010 |
120.00 |
107 |
王永 |
1212010911027 |
蒙古高原中部二万年以来环境变迁研究 |
2009 |
2010 |
140.00 |
108 |
杨经绥 |
1212010918013 |
青藏高原南部特提斯缝合带的形成与演化 |
2009 |
2010 |
160.00 |
109 |
姬书安 |
1212010911038 |
全国重要古生物化石保护名录研究和保护条例修改研究 |
2009 |
2010 |
140.00 |
110 |
于常青 |
1212010916042 |
深反射地震资料特殊处理与重磁位场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研究 |
2009 |
2010 |
150.00 |
111 |
纪占胜 |
1212010911030 |
南羌塘盆地中下三叠统古生物与地层对比 |
2009 |
2010 |
160.00 |
112 |
闫臻 |
1212010911033 |
秦祁昆结合部成矿构造环境调查研究 |
2009 |
2010 |
180.00 |
113 |
姜枚 |
1212010918015 |
青藏高原岩石圈地震层析探测及地壳—地幔结构 |
2009 |
2010 |
160.00 |
114 |
耿元生 |
1212010911047 |
我国重要成矿区带地层格架建立 |
2009 |
2010 |
150.00 |
115 |
金小赤 |
1212010916059 |
中国第三代岩相古地理编图 |
2009 |
2011 |
430.00 |
116 |
肖序常 |
1212010911070 |
中国西部重要蛇绿岩带形成构造环境研究 |
2009 |
2011 |
370.00 |
117 |
侯增谦 |
1212010918014 |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与成矿地质背景 |
2009 |
2010 |
370.00 |
118 |
李锦轶 |
1212011085476 |
兴蒙造山带基本构造格局综合调查和研究 |
2010 |
2013 |
620.00 |
119 |
王涛 |
1212011085474 |
兴蒙造山带花岗岩演化与成矿耦合关系综合研究 |
2010 |
2013 |
380.00 |
120 |
柳永清 |
1212011085477 |
兴蒙造山带内主要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与能源潜力综合调查研究 |
2010 |
2013 |
390.00 |
121 |
简平 |
1212011121071 |
北山-天山蛇绿岩成因类型、构造环境和SHRIMP年代学研究 |
2011 |
2013 |
195.00 |
122 |
王永 |
1212011087116 |
中国东部季风边缘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 |
2010 |
2013 |
320.00 |
123 |
闫全人 |
1212011085415 |
扬子东南缘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成矿事件研究 |
2010 |
2013 |
620.00 |
124 |
姬书安 |
1212011120005 |
古生物化石保护名录及保护方法研究 |
2011 |
2013 |
240.00 |
125 |
季强 |
1212011120105 |
胶莱盆地白垩纪恐龙动物群及古地理和古埋藏环境调查研究 |
2011 |
2013 |
885.00 |
126 |
姚建新 |
1212011120116 |
不同地层区地层系统的完善与对比研究 |
2011 |
2015 |
580.00 |
127 |
游国庆 |
1212011120115 |
中国构造区划及其在全国地质志的应用 |
2011 |
2013 |
260.00 |
128 |
王永 |
1212011120118 |
中国不同构造单元第四系标准地层柱的建立和精细对比 |
2011 |
2013 |
320.00 |
129 |
肖序常 |
1212010911070 |
中国西部重要蛇绿岩带形成构造环境研究 |
2009 |
2011 |
340.00 |
130 |
周喜文 |
1212011121062 |
中国早前寒武纪陆壳聚散的基本框架及成矿制约 |
2011 |
2013 |
210.00 |
131 |
薛怀民 |
1212011121063 |
扬子克拉通东南缘新元古代的陆块聚散的岩浆和成矿响应 |
2011 |
2013 |
150.00 |
132 |
李锦轶 |
1212011121064 |
中国主要陆块晚前寒武纪以来裂解重组过程的再造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
2011 |
2013 |
410.00 |
133 |
杨天南 |
1212011121065 |
西南三江新生代碰撞变形与铅锌多金属成矿背景 |
2011 |
2013 |
150.00 |
134 |
王彦斌 |
1212011121066 |
冈瓦纳古陆地壳性质、成因及矿产资源-以东南极及喜马拉雅有关地区研究为例 |
2011 |
2013 |
150.00 |
135 |
刘燕学 |
1212011121067 |
北疆-内蒙二叠纪沉积盆地演化与大地构造属性 |
2011 |
2013 |
150.00 |
136 |
朱祥坤 |
1212011121069 |
元古宙超大陆聚合与裂解对环境演化和外生矿床作用的制约 |
2011 |
2013 |
150.00 |
137 |
高锐 |
1212011120975 |
松辽盆地-大兴安岭-海拉尔盆地岩石圈精细结构调查与资源远景 |
2011 |
2013 |
2680.00 |
138 |
杨经绥 |
1212011121263 |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和铬铁矿地质背景及成因 |
2011 |
2012 |
840.00 |
139 |
曾令森 |
1212011121265 |
喜玛拉雅地壳局部熔融及动力学 |
2011 |
2013 |
280.00 |
140 |
戚学祥 |
1212011121266 |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型构造带及资源效应 |
2011 |
2013 |
280.00 |
141 |
李海兵 |
1212011121267 |
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大型断裂带与地震活动 |
2011 |
2013 |
510.00 |
142 |
苏德辰 |
1212011121268 |
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隆升时限、过程及前陆盆地形成动力学机制 |
2011 |
2013 |
280.00 |
143 |
张泽明 |
1212011121269 |
青藏高原南部变质作用及构造演化 |
2011 |
2013 |
410.00 |
144 |
刘焰 |
1212011121271 |
青藏高原中部羌塘-藏东地体构架及碰撞造山 |
2011 |
2013 |
280.00 |
145 |
杨经绥 |
1212011121272 |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松多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及印支造山作用 |
2011 |
2013 |
280.00 |
146 |
于常青 |
1212011121273 |
青藏高原东部及东南部地球物理探测 |
2011 |
2013 |
500.00 |
147 |
嵇少丞 |
1212011121274 |
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岩石圈流变学及地球物理性质 |
2011 |
2013 |
260.00 |
148 |
许志琴 |
1212011121275 |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及碰撞动力学 |
2011 |
2013 |
1150.00 |
149 |
刘福来 |
1212011121276 |
青藏高原东南缘与扬子板块变质基底对比 |
2011 |
2013 |
300.00 |
150 |
牛宝贵 |
1212011120126 |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编辑完善及数据库维护 |
2011 |
2012 |
460.00 |
151 |
任纪舜 |
1212011120127 |
重大地质问题成果集成和亚洲大地构造研究 |
2011 |
2013 |
340.00 |
152 |
王军 |
1212011120128 |
小比例尺地质图数据库国际标准建立与完善 |
2011 |
2013 |
100.00 |
153 |
任留东 |
1212011120129 |
亚洲晚太古代地层全球性对比 |
2011 |
2013 |
150.00 |
154 |
高林志 |
1212011120131 |
中国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格架及其全球对比 |
2011 |
2013 |
170.00 |
155 |
金小赤 |
1212011120132 |
亚洲南部泥盆纪—三叠纪古地理-古构造研究和相关图件编制 |
2011 |
2013 |
200.00 |
156 |
王涛 |
1212011120135 |
亚洲中生代花岗岩若干问题研究及相关图件编制 |
2011 |
2013 |
150.00 |
157 |
沈其韩 |
1212011120138 |
1:5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编辑完善 |
2011 |
2011 |
100.00 |
158 |
姬书安 |
1212011120139 |
中国西部晚古生代—中生代陆相脊椎动物群序列、地层格架与古地理背景 |
2011 |
2013 |
410.00 |
159 |
刘鹏举 |
1212011120140 |
中国埃迪卡拉系古生物群系统演化及其国际对比 |
2011 |
2013 |
220.00 |
160 |
纪占胜 |
1212011120141 |
青藏高原西段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古地理格局和地质演化研究 |
2011 |
2013 |
210.00 |
161 |
姚建新 |
1212011120143 |
扬子地台古生代-三叠纪海相地层划分对比 |
2011 |
2013 |
280.00 |
162 |
刘福来 |
1212011120150 |
华北、扬子克拉通及周边地区孔兹岩系原岩形成时代、变质-深熔特征及其含矿性 |
2011 |
2013 |
560.00 |
163 |
万渝生 |
1212011120151 |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早期古老陆壳物质的寻找、鉴别和研究 |
2011 |
2013 |
280.00 |
164 |
杨崇辉 |
1212011120152 |
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转折期地质演化过程及资源效应 |
2011 |
2013 |
280.00 |
165 |
刘建辉 |
1212011120153 |
东北地区泛非期陆块聚合和离散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
2011 |
2013 |
330.00 |
166 |
杨文采 |
1212011120980 |
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远景区定位研究 |
2011 |
2013 |
420.00 |
167 |
张建新 |
1212011120157 |
中央造山带西段(阿尔金-祁连-西秦岭)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及动力学 |
2011 |
2013 |
320.00 |
168 |
孟繁聪 |
1212011120158 |
中央造山带西段(昆仑)早古生代造山带板块体制及造山动力学 |
2011 |
2013 |
320.00 |
169 |
闫臻 |
1212011120159 |
中央造山带秦祁昆结合部构造属性、板块体制与成矿背景 |
2011 |
2013 |
320.00 |
170 |
吴才来 |
1212011120160 |
中央造山带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浆作用及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
2011 |
2013 |
320.00 |
171 |
许志琴 |
1212011120161 |
中央造山带构造格架、南北板块会聚及中国大陆钻探岩芯综合研究 |
2011 |
2013 |
1020.00 |
172 |
张泽明 |
1212011120162 |
中央造山带东段(东秦岭-大别-苏鲁)岩石构造单元及复合造山过程 |
2011 |
2013 |
280.00 |
173 |
李廷栋 |
1212011120181 |
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 |
2011 |
2012 |
980.00 |
174 |
薛怀民 |
1212011121116 |
环扬子岩浆作用与成矿 |
2011 |
2012 |
170.00 |
175 |
陈文 |
1212011120293 |
同位素热年代学技术在天山隆升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示范 |
2011 |
2012 |
120.00 |
176 |
张彦 |
1212011120294 |
古生代云母样品氩-氩定年标准物质研制 |
2011 |
2012 |
100.00 |
177 |
朱祥坤 |
1212011120295 |
铁同位素在成矿作用和找矿评价中的应用 |
2011 |
2012 |
120.00 |
178 |
唐索寒 |
1212011120296 |
钕、铅同位素标准物质研制 |
2011 |
2012 |
80.00 |
179 |
迟振卿 |
1212011121133 |
基础地质调查跟踪与部署研究 重大基础地质问题调查研究 |
2011 |
2015 |
290.00 |
180 |
高锐 |
1212011220260 |
中央造山带与南北构造带交汇区地壳三维地质填图(地科院地质所) |
2012 |
2014 |
270.00 |
181 |
卢民杰 |
1212011140047 |
三维地质填图成果集成与信息平台建设 |
2011 |
2014 |
1150.00 |
182 |
李海兵 |
1212011220264 |
龙门山构造带三维地质填图(地科院地质所) |
2012 |
2014 |
1730.00 |
183 |
于常青 |
1212011220257 |
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三维地质填图中的应用研究(地科院地质所) |
2012 |
2014 |
360.00 |
184 |
宋玉财 |
1212011220908 |
中特提斯地区重要床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研究 |
2012 |
2014 |
280.00 |
185 |
侯增谦 |
1212011121255 |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及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
2009 |
2012 |
300.00 |
186 |
管烨 |
1212011220312 |
基础和水工环调查标准的制修订(地科院地质所) |
2012 |
2014 |
60.00 |
187 |
闫臻 |
|
墨西哥哈里斯科州托马特兰-曼萨尼约一带铜多金属矿选区评价 |
2012 |
2014 |
235.00 |
188 |
于常青 |
GZHL20110313 |
祁连山及邻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 |
2012 |
2014 |
560.00 |
189 |
于常青 |
GZHL20120303 |
漠河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高精度地震及重力扫面) |
2012 |
2014 |
310.00 |
190 |
任纪舜 |
12120113013700 |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研究 |
2013 |
2015 |
565.00 |
191 |
任纪舜 |
12120113013800 |
中国及邻区小比例尺地质图和大地构造图的编制 |
2013 |
2015 |
455.00 |
192 |
任留东 |
12120113013900 |
中国及邻区泛非期构造、元古代地层及特提斯泥盆-三叠古地理研究 |
2013 |
2015 |
635.00 |
193 |
杨天南 |
212011121069 |
中国显生宙重要地区陆壳聚散的基本框架与成矿制约 |
2011 |
2013 |
220.00 |
194 |
周喜文 |
1212011121062 |
中国前寒武纪陆壳聚散的基本框架与成矿制约 |
2011 |
2013 |
240.00 |
195 |
柳永清 |
12120113096500、1212011121071 |
兴蒙造山带沉积与花岗岩形成演化及其成矿制约调查研究 |
2013 |
2015 |
210.00 |
196 |
张进 |
12120113096400 |
天山-兴蒙造山区基本构造格局与成矿地质背景的调查与研究 |
2013 |
2015 |
260.00 |
197 |
王涛 |
12120113094000 |
中国北方重要成矿区带显生宙花岗岩时空演变框架、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意义 |
2013 |
2015 |
420.00 |
198 |
陈辉明 |
12120113013600 |
扬子东南缘中生代主要盆地孢粉化石的对比研究 |
2013 |
2015 |
240.00 |
199 |
朱祥坤 |
12120113015700 |
同位素示踪技术研发及其在华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
2013 |
2015 |
310.00 |
200 |
陈文 |
12120113015600 |
金属矿床勘查急需的同位素测年技术方法研究 |
2013 |
2015 |
330.00 |
201 |
迟振卿 |
12120113023300 |
区域地质和海洋地质调查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2013 |
2015 |
70.00 |
202 |
闫全 |
‘12120113067500 |
钦杭成矿带西南段及邻区古特提斯造山过程与成矿地质背景调查研究 |
2013 |
2015 |
420.00 |
203 |
侯增谦 |
12120113037900 |
青藏高原中东部造山过程及成矿地质背景 |
2013 |
2015 |
350.00 |
204 |
肖序常 |
12120113093900 |
中国重要蛇绿岩带构造演化及资源效应 |
2013 |
2015 |
220.00 |
205 |
王永 |
12120113005600 |
中国东部气候变化湖泊沉积记录研究 |
2013 |
2015 |
200.00 |
206 |
金小赤 |
1212010916059 |
中国第三代岩相古地理编图 |
2009 |
2011 |
130.00 |
207 |
李廷栋 |
1212011120117 |
江南造山带区域地质调查与片区总结 |
2013 |
2016 |
230.00 |
208 |
刘福来 |
12120114061901 |
华北克拉通重大地质事件对早前寒武纪构造格局、体制转变及陆壳生长的制约 |
2014 |
2016 |
100.00 |
209 |
万渝生 |
12120114021301 |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早期陆核形成与演化 |
2014 |
2016 |
80.00 |
210 |
刘平华 |
12120114021401 |
华北克拉通北部贺兰山-乌拉山-黄土窑古元古代造山带的成因 |
2014 |
2016 |
80.00 |
211 |
杨崇辉 |
12120114021501 |
华北克拉通中部古元古代岩石地层格架、事件序列及成矿背景研究 |
2014 |
2016 |
80.00 |
212 |
孟恩 |
12120114021601 |
华北克拉通东部胶-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构造属性与演化 |
2014 |
2016 |
80.00 |
213 |
梁凤华 |
12120114078201 |
中央造山带复合造山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模式 |
2014 |
2016 |
200.00 |
214 |
张建新 |
12120114078301 |
中央造山带西段(阿尔金-祁连-西秦岭)早古生代洋陆格局及造山机制 |
2014 |
2016 |
150.00 |
215 |
张泽明 |
12120114079801 |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主要构造单元的变质作用与动力学 |
2014 |
2016 |
150.00 |
216 |
吴才来 |
12120114079901 |
中央造山带古生代-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对构造热事件的响应 |
2014 |
2016 |
100.00 |
217 |
闫臻 |
12120114080001 |
秦祁昆结合部古生代-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成矿作用 |
2014 |
2016 |
100.00 |
218 |
孟繁聪 |
12120114080101 |
东昆仑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及其造山作用 |
2014 |
2016 |
100.00 |
219 |
刘焰 |
12120114057601 |
青藏高原中部古特提斯构造格架、演化过程与成矿 |
2014 |
2016 |
150.00 |
220 |
陈松永 |
12120114057701 |
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蛇绿岩的成因和成矿地质背景 |
2014 |
2016 |
110.00 |
221 |
李兆丽 |
12120114061501 |
松多古特提斯缝合带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
2014 |
2016 |
110.00 |
222 |
苏德辰 |
12120114061601 |
青藏高原东缘特提斯洋盆沉积体系和演化历史 |
2014 |
2016 |
130.00 |
223 |
戚学祥 |
12120114061701 |
青藏高原东南部古特提斯花岗岩及成矿作用 |
2014 |
2016 |
120.00 |
224 |
杨经绥 |
12120114061801 |
青藏高原古/新特提斯洋盆的构造演化和铬铁矿成矿作用 |
2014 |
2016 |
330.00 |
225 |
许志琴 |
12120114022601 |
印度/亚洲碰撞:从挤压到走滑的转换过程 |
2014 |
2016 |
290.00 |
226 |
曾令森 |
12120114022701 |
青藏高原南部碰撞过程的大陆地壳生长、分异和增厚作用 |
2014 |
2016 |
160.00 |
227 |
董昕 |
12120114022801 |
青藏高原南部的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 |
2014 |
2016 |
160.00 |
228 |
刘栋梁 |
12120114022901 |
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大型断裂带的组成、结构与新生代活动性研究 |
2014 |
2016 |
170.00 |
229 |
王舫 |
12120114023001 |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变质作用及构造演化 |
2014 |
2016 |
190.00 |
230 |
李忠海 |
12120114057301 |
青藏高原的深部结构及印度/亚洲碰撞的数值模拟 |
2014 |
2016 |
90.00 |
231 |
贺振宇 |
12120114057401 |
冈底斯俯冲-碰撞岩浆带中段的岩浆演化及构造背景 |
2014 |
2016 |
140.00 |
232 |
薛怀民 |
12120114085401 |
中国东部(中、北段)重要成矿带火山岩时空演化、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意义 |
2014 |
2016 |
90.00 |
233 |
姚建新 |
12120114026701 |
中国典型剖面保护与规范化研究 |
2014 |
2016 |
160.00 |
234 |
姬书安 |
12120114026801 |
中国恐龙动物群、生物地层及经典剖面研究 |
2014 |
2016 |
280.00 |
235 |
刘鹏举 |
12120114077901 |
中国埃迪卡拉纪生物地层序列及年代地层划分 |
2014 |
2016 |
120.00 |
236 |
刘建辉 |
12120114026901 |
冀东铁矿矿集区三维地质结构与深部资源评价 |
2014 |
2016 |
147.00 |
237 |
于常青 |
12120114009701 |
塔里木盆地地球物理剖面调查 |
2014 |
2018 |
400.00 |
238 |
李海兵 |
12120114075801 |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及汶川地震科学钻探长期监测 |
2014 |
2014 |
700.00 |
239 |
高锐 |
12120114066001 |
松辽盆地及周边上古生界地球物理识别技术攻关试验 |
2014 |
2015 |
100.00 |
240 |
王涛 |
12120114017201 |
浙西-赣东北地区变质岩地层与铜金多金属矿研究 |
2014 |
2016 |
55.00 |
241 |
李锦轶 |
12120114064301 |
重要造山带关键地区区域地质专项调查 |
2014 |
2016 |
1150.00 |
242 |
张进 |
12120114005001 |
钦杭成矿带新元古代-早三叠世构造变形期次与动力机制研究 |
2014 |
2016 |
160.00 |
243 |
宋玉财 |
12120114010301 |
安第斯巨型成矿带重要矿床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研究 |
2014 |
2015 |
100.00 |
244 |
皮金云 |
12123214118 |
青南藏北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 |
2014 |
2014 |
150.00 |
245 |
瞿辰 |
12123214119 |
东北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 |
2014 |
2014 |
6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