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第55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周的科普宣传工作,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发起及组织下,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战塑”等活动主题,地质所在2023年4月15-28日地球日活动周期间开展了系列地学科普宣传活动,旨在宣传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活动周期间地质所王旭日研究员、王彦斌研究员为展览路第一小学师生做了题为“从恐龙到鸟:来自化石的证据”和“南极——神奇的大陆”的线下讲座;李素萍副研究员在“地学科普讲堂”直播活动中进行了题为“显微镜下的‘花花’世界——认识孢粉”的线上报告,中国教育在线和矿业届直播平台及中国地质调查抖音号总计1.4万余人次线上围观。
在地球日活动周“地学科普进校园”活动中,张聪研究员参加了向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李四光中队赠送科普图书活动,将其主编的“生态第一课 写给孩子的绿水青山”《中国的山》赠送给小朋友们,并在中国地质学会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广场举办的“第55个世界地球日公益科普宣传活动”,进行该书的推介活动。
4月22-28日,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开放日”活动中,地质所离子探针实验室及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实验室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与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联合开展了“李四光中队”科普研学之旅,同学们赴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体验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探秘之旅”,参观了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仪器设施、地外样品(含嫦娥五号样品)存储实验室、岩石样品陈列区、陨石样品等,观看了行星科学研究成果、太空课堂视频,学习了陨石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