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科普园地

秦岭-大别山形成与中国大陆拼合历史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向华 发布时间:2021-06-24

地球自45亿年前诞生以来,一直在不停地演化。从一个熔融状态的火球逐渐冷却,不仅演化出水圈和大气圈、以及生物圈,同时作为固体地球表层的地壳也在不停地变化,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发生移动,导致地球上各大陆板块时而分开,时而拼合在一起形成超级大陆。中国大陆也是由多个陆块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逐渐聚合而成(图1)。 

中国大陆主要包含三个大的古老陆块: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图1)。各板块在拼合过程中,其间的边界则形成缝合带或造山带。其中,华北和华南板块汇聚而产生的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或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横亘在中国中部,全长超过4000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构造属性不仅构成长江、黄河、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划分中国南北气候、自然地理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天然界线,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脊梁。

1 中国构造分区见图

华北板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陆块之一,已知最老的岩石形成于38亿年前,经过25亿年和18亿年等多期造山事件,最终拼合称为一个统一的稳定大陆克拉通,并成为18亿年前的哥伦比亚超大陆的一部分。华南陆块已知最老的岩石形成于33亿年以前,并经历了从新太古至新元古代的一系列构造演化,并成为10亿年前的罗迪尼亚超大陆的一部分(图2)。在寒武纪之前,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相隔千里,可能一直未曾蒙面。

 

全球主要造山事件及对应的超大陆拼合

时间

造山运动事件

超大陆名称

20-18亿年

吕梁期

哥伦比亚

11-9亿年

格林威尔期

罗迪尼亚

6.5-5.5亿年

泛非期

冈瓦纳

5-4亿年

加里东期

潘基亚

3.8-2.5亿年

海西/华里西期

2.4-2.2亿年

印支期

0.6-0.35亿年

喜山期

 

2 新元古代罗迪尼亚超大陆重建图

 

在显生宙(5.4亿年以来),从罗迪尼亚超级大陆裂解出来的陆块开始了重新组合的时代,也是这一时期,组成中国大陆的各个陆块开始了漫长复杂的汇聚历史(图3)。在寒武纪,由于洋壳的俯冲消减,祁连-北秦岭微陆块逐渐与华北板块南缘靠近,并最终在54.8亿年之前相遇,并发生碰撞。此外,在54亿年之间,祁连-北秦岭微陆块南缘的洋壳(商丹洋)持续发生俯冲消减,并形成了一个岩浆弧,产生了规模的岩浆岩以及变质作用。

4-2.5亿年的海西构造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北部的零散地块开始向北漂移、汇聚增生。介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逐渐闭合,形成中亚(蒙古-兴安)造山带。使华北和塔里木板块最终与西伯利亚板块拼合。沿这一造山带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不仅是多个板块拼合在一起,还有大量新生地壳物质的产生。而在华北板块的南缘,与华南板块之间的古特提斯洋也在向北俯冲消减于华北板块之下,在南秦岭形成了一系列泥盆-石炭纪的增生杂岩以及弧前沉积物。在这过程中也有大量岩石随着俯冲洋壳带到地壳深部,发生强烈的变质。并形成了以浒湾石炭纪榴辉岩、秦岭武关-刘岭杂岩为代表的石炭纪变质带。

 

3、显生宙的古板块演化图

 

在三叠纪,古特提斯洋最终闭合,华南板块与已经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的华北板块发生碰撞,拼合在一起,并形成横贯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别山-苏鲁碰撞造山带。研究表明,华南板块北缘的地壳物质曾俯冲到华北板块之下一百多公里。几乎与此同时,位于华南板块西南部的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也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之间形成金沙江碰撞带的南段。三叠纪晚期,保山-中缅马苏地块拼合到华南板块之上,之间形成澜沧江碰撞带的南段。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中国大陆发生了被称为燕山运动的地质构造运动,在此期间,由于鄂霍次克板块和伊邪那岐板块先后与欧亚板块东北部碰撞,不仅造成了包括中国东部在内的大面积地区的褶皱隆起,并且使欧亚板块逆时针旋转了30度,使这一板块逐渐接近现在的取向。

到了新生代,印度大陆一路向北飞奔,撞上了欧亚大陆,发生强烈碰撞,印度大陆北缘地壳俯冲到青藏高原底下超过1000公里,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至此,中国大陆的拼合过程基本完成。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造山带关键构造调查与试点填图(编号:DD2016020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