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科普园地

古老岩石的低语: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变基性岩中的地球密码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王娜 发布时间:2025-10-22

  在北京西山层峦叠嶂的悬崖峭壁间,在辽宁鞍山巍峨耸立的古老山体中,隐藏着一类特殊的岩石——华北克拉通变基性岩。华北克拉通(稳定大陆地块)形成于25-18亿年前(太古代-古元古代),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碎屑岩和变基性岩组成。基性岩的SiO₂含量为45% ~ 52%,主要由铁镁矿物组成,如辉长岩、玄武岩等。通俗来讲基性岩就是一种颜色深、分量重、由“稀岩浆”冷却形成的石头。变基性岩是指由基性岩经过漫长地质时代的高温高压改造形成的一类岩石。这些看似普通的深色岩石,实则是地球演化历史上忠实的记录者,默默诉说着25亿年以来地球的动荡岁月。

  华北克拉通像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了从太古宙到元古宙近30亿年的地球历史,在这部“史书”中,变基性岩的存在记录了华北克拉通的形成过程,是我们研究华北大陆演化的重要证据之一。这些岩石记录了地球内部动力学和大气圈的革命性变化、生命从简单的原核生物向复杂真核生物的飞跃、大型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形成,是理解地球演化、探索生命起源、寻找矿产资源的重要窗口。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变基性岩的形成是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的证明。约25亿年前,来自地幔的基性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形成了原始的基性岩(如玄武岩、辉长岩)。随后,在板块构造活动的影响下,这些岩石被埋藏到地下深处,经受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才形成了现在的变基性岩。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变基性岩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经历了多期次的岩浆-变质事件和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从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完整的变质序列,为科学家研究地球早期变质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科学家们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为这些古老岩石做了精密的“全身检查”,从中解读出了令人惊叹的地球密码。现代分析手段让岩石中的矿物"开口说话":电子探针精确分析变基性岩矿物中元素的含量;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则如同地质显微镜,可以看清单矿物内部微量元素的变化轨迹;而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则像一台时光机器,能够准确追溯岩石的形成和变质年代。以辽宁地区古元古代变基性岩的研究为例,研究者们在锆石中发现了两个关键时间节点:21亿年左右基性岩浆的侵位记录,以及19亿年左右发生的变质事件。这些精确到百万年级别的年代数据,就像地质年轮一样,清晰地标记出华北克拉通演化历程中的关键时刻。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变基性岩还记录了地球早期的大气-海洋系统演化。一些变基性岩中保存了原始的流体包裹体,包裹体盐度与现代海水相近(约3.5%),但富含Fe²⁺、Mn²⁺等还原性离子和存在有机分子,暗示早期微生物活动。华北克拉通广泛分布的条带状铁建造(BIF)与变基性岩密切共生,变基性岩风化提供的铁质是BIF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这类特殊沉积岩的形成与早期光合作用微生物的活动息息相关。BIF中特殊的Ce负异常指示当时海洋已出现氧化微环境,BIF的韵律条带被证实与光合蓝藻的活动周期相关。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变基性岩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还蕴含着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矿产资源。与变基性岩相关的矿产资源除了铁矿还有铜镍矿床、铜钴矿床等。Co、Ni含量从地核到地壳急剧下降,在地壳超常富集需要依赖特殊的成矿机制。钴镍金属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清洁新能源等方面有大量需求,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在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辽河群的大理岩与变基性岩接触的破碎带中,发育有沉积-变质型铜钴矿床。近几年通过打钻技术,在辽宁小女寨古元古代变基性岩岩心中发现了较高品味的铜(Cu)、钴(Co)和镍(Ni),指示辽宁小女寨古元古代变基性岩具有较大的Cu-Co-Ni成矿潜力。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支撑了我国钢铁、有色等基础工业的发展,也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重要的钴镍等关键战略性金属。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变基性岩如同一个记录了地球漫长演化史的“天然石碑”,然而当前由人类活动所驱动的环境变化速率已经远超地质历史时期缓慢、渐进的自然变化。目前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变基性岩根据年龄和类型的区分,已经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地质保护区,如北京西山、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和辽宁鞍山等。通过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形式,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地球历史的厚重,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命题。当我们用手触摸这些古老岩石时,就像在与25亿年的地球历史对话——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提醒我们珍爱地球,就是珍爱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应当更加谦卑地认识到人类只是地球演化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唯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