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科普园地

科普文章三等奖:青藏高原的前世今生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张义虎 发布时间:2024-09-27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如果将这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那么地球诞生于0点,而我们人类诞生并存在于最后的一秒钟。我们总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以我们的年为计量单位在很长时间观察到了很多地方的地理地貌的巨大变化,而地球才是自始至终看着我们生存的陆地的出现、生命的出现、陆地像小船一样漂流在地球表面,人类的出现、进化等等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她的观察单位一般使用万年或者百万年。或许眼眸开合间山川湖海、斗转星移。

  毛主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这是指的我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我们脚下的陆地也是在慢慢的移动。很久以前,地球上的陆地都移动并聚集到了一起,这个新组成的区域被地质学家称为超级大陆。天下大陆,分分合合,超级大陆坚持了很久之后在其晚年终于是支撑不住四分五裂,众多不同的大陆又开始飘向不同的地方,在慢慢的漂流中寻找下次的归宿。目前地球的格局是大多数的陆地都漂流到了北半球,南半球仅剩少量的陆地依旧苦苦支撑,或许终有一天也会孤独的踏上找寻北方大陆伙伴的旅途。


图1. 亚洲和青藏高原(图片来自知乎)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她的面积达到了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 km以上,由于主要位于我国的西藏和青海省内,故得名青藏高原(图1),巨大范围内如此高的海拔致使其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与南北极并立于地球之林的“第三极”。其巨大的面积和高度改变了亚洲区域大气环流和季风演化,也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全球的气候变化过程。区域内有数不清的高山、河流、湖泊,令人叹为观止的峡谷、荒漠和冰川。青藏高原孕育了长江、黄河、湄公河等世界大河,河流养育了中下游地区绕青藏高原诸多国家的人民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因其丰富的水资源(包括冰川、湖泊、河流)也被称为“亚洲水塔”。大量的地震活动发生在绕青藏高原周缘的山脉和山前地区。那么这样一个雄伟壮观的高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青藏高原是这些大陆地块在地质历史时期不断北漂、相互紧密结合之后最终形成的。3亿年前,当时还处于南半球的羌塘地块脱离冈瓦纳超级大陆开始了她的北漂之旅,紧随其后,一系列地块蠢蠢欲动,随后逐渐开始和冈瓦纳超级大陆逐渐分家,群雄并起,逐鹿北半球。羌塘大陆块与坐镇北方的欧亚大陆大约在2.2亿年前完成了势力合并,此后坐等诸位大陆来投靠。拉萨大陆块在大约2.1亿年前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在一起好几亿年的冈瓦纳,历经近一亿年漂泊后在1.25亿年前加入了已经稳定发展的羌塘地块,并且强大的碰撞力量让两个大陆块都开始逐渐形成高原。最终印度大陆在大约6500万年前加入导致了青藏高原主要势力(地块)的完全整合(图2),并在印度大陆北漂巨大动力的冲击之下,原先已经具有较高地形的羌塘和拉萨地块进一步隆起,之后这个更早建立的古高原(羌塘和拉萨地块)向北和向南扩张。南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在约2000~1500万年快速隆起并最后逐渐发育了珠穆朗玛峰等世界上最高的几座山峰;逐渐向北处于较低海拔的可可西里-松潘甘孜大陆地块和昆仑山脉在约3000万年前逐渐隆起,而更北端的祁连山脉在约1500~1000万年隆起。最终在大约500万年断裂活动、气候剥蚀和冰川等的综合作用下基本塑造了类似于目前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格局、形成了目前雄伟壮观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


2. 青藏高原的形成 (图片来自youtube)

  目前印度大陆依旧以每年~5 cm的速度进入我们的青藏高原,为了维持青藏高原的高高耸立而尽心尽力。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轻的构造地质单元,主要由近东西向的五部分组成,从南到北依次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组成大陆的次一级单元、拉萨地块、羌塘地块和可可西里-松潘甘孜地块,北部边界是祁连山脉(图3)。除了这些巨大的地块,青藏高原的形成还包括许多小的大陆地块(被称为微陆块)和他们之间的连接带(被形象的称为缝合带)。青藏高原的形成正是由于不同大陆不断地漂泊最终聚合在一起,这一过程就像一篇壮丽的史诗,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一场侠肝义胆的江湖之旅,或者是说荡气回肠的王朝更替。


3. 青藏高原的主要构造单元

  青藏高原是地球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壮观地形,它的形成除了产生巨大的地势条件,无与伦比的地貌景观,大量的水资源,还带给了我们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生物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珍爱地球,保护青藏高原,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