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科普园地

科普文章三等奖:南迦巴瓦地区—集山峰、峡谷
和雨林为一体的绝美境地!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郝光明 发布时间:2024-09-27

  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有一个神奇而壮丽的地方,那就是南迦巴瓦地区。这个地区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探险家前来探索,例如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墨脱县。南迦巴瓦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端,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快速的剥蚀和隆升作用、广泛的新生代变质和深熔作用,是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的关键地区。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世界第28高峰,峰顶时常被云雾缭绕,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誉为“羞女峰”。这座宏伟的山峰不仅以其壮丽的外观闻名于世,还被当地藏民视为神圣的象征,寄托着无数人的向往和祈祷。南迦巴瓦峰地质归属于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导致隆升的结果,据文献记载,南迎巴瓦地区的岩体在最近3Ma以来的抬升速率达3.4~6.9mm/a,但是其隆升机制还存在许多争议。南迦巴瓦峰及其周缘区域以具有强烈混合岩化岩石为标志,由主要由混合岩化的角闪岩和片麻岩组成。该地区构造变形强烈,其周缘和内部存在大量的断层和剪切带,南迦巴瓦峰附近的逆冲断层具有“冲起构造”特征。因此,这座山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成为了登山爱好者向往的挑战目标。早在1992年10月30日,由‌中日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这是南迦巴瓦峰有记录以来的唯一一次登顶。目前,南迦巴瓦峰是众多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圣地,如果你运气爆棚,那将能拍到美丽的日落金山!


  南迦巴瓦地区还有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的峡谷令人惊叹,深度超过了60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地质学家估计,这个峡谷是由雅鲁藏布江在亿万年的冲刷和侵蚀过程中形成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峰之间,构成了山峰和峡谷并存的美丽景观,这在世界峡谷河流发育史上十分罕见,是研究构造-侵蚀-气候的天然实验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目前在建的墨脱水电站将会缓解西藏及其周缘地区的电力紧张问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是一条天然的水汽通道,推动许多热带动、植物分布向北推移,促进了喜马拉雅山脉南北生物的混合与交流,为许多古生物物种提供了安全庇护。目前,大量的游客和探险家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徒步、露营、攀岩和观鸟等活动,我们也要意识到保护这个宝贵的自然遗产的重要性,以确保它能够永远为后代人所欣赏和享受。


  南迦巴瓦地区虽处于青藏高原,但是该地区存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墨脱县。其处于热带北缘山地,属于热带季雨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境内多高山深切峡谷地貌类型,地形相对高差大,在不同高度的山地水热条件不同,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生物气候带、垂直带和与之相适应的土壤垂直分布规律。这片被誉为“西藏最后的香格里拉”的土地,以其原始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藏族文化而闻名于世。墨脱地区还是中国境内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墨脱县境内已记录有高等植物2278种,野生脊椎动物457种,野生昆虫类动物在2000种以上。近年来,随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调查监测力度不断加大,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发现野生动植物新物种达40余种。

  近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两栖动物调查时,在墨脱县采集到一种舌突蛙属物种。科研人员通过形态识别、分子鉴定等动物分类技术方法,证实该物种为舌突蛙属新种,并于2024年8月将其正式命名为南迦巴瓦舌突蛙。除了自然景观,墨脱地区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古老的寺庙、碑刻和传统民居,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兴衰变迁。墨脱地区还是藏族同胞的聚居地,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如藏族舞蹈、藏式建筑等,充满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对于前来墨脱地区旅行的人们,除了欣赏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感受到藏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此外,墨脱地区还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提供着徒步、登山、探险等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让人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这片神秘的土地。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展两栖动物野外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