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要闻(首页头条)
截至2014年12月22日,我所承担的“中国前寒武纪地壳形成演化及其成矿作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及碰撞动力学、中央造山带的复合造山及南北板块会聚、中国陆块聚散过程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全国重要区域地层系统与关键生物群系统演化综合研究、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5个计划项目下的49个工作项目顺利通过了成果评审验收,其中我所承担的34项,优秀20项(见下表),良好14项,优良率100%。另有2个中止项目也通过了结题审查,本年提交验收的项目共同52项。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地质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相关成果将陆续报导。
2014年地质调查项目成果验收获优秀的项目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1 |
姬书安 |
中国西部晚古生代—中生代陆相脊椎动物群序列、地层格架与古地理背景 |
2 |
李海兵 |
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大型断裂带与地震活动 |
3 |
李锦轶 |
中国主要陆块晚前寒武纪以来裂解重组过程的再造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
4 |
刘福来 |
青藏高原东南缘与扬子板块变质基底对比 |
5 |
刘福来 |
华北、扬子克拉通及周边地区孔兹岩系原岩形成时代、变质-深熔特征及其含矿性 |
6 |
刘鹏举 |
中国埃迪卡拉纪古生物群系统演化及其国际对比 |
7 |
万渝生 |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早期古老陆壳物质的寻找、鉴别和研究 |
8 |
王永 |
中国不同构造单元第四系标准地层柱的建立和精细对比 |
9 |
肖序常 |
中国西部重要蛇绿岩带形成构造环境研究 |
10 |
许志琴 |
中央造山带构造格架、南北板块会聚及中国大陆钻探岩芯综合研究 |
11 |
许志琴 |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及碰撞动力学 |
12 |
闫臻 |
中央造山带秦祁昆结合部构造属性、板块体制与成矿背景 |
13 |
杨经绥 |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和铬铁矿地质背景及成因 |
14 |
姚建新 |
扬子地台古生代-三叠纪海相地层划分对比 |
15 |
姚建新 |
不同地层区地层系统的完善与对比研究 |
16 |
曾令森 |
喜玛拉雅地壳局部熔融及动力学 |
17 |
张建新 |
中央造山带西段(阿尔金-祁连-西秦岭)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及动力学 |
18 |
张泽明 |
中央造山带东段(东秦岭-大别-苏鲁)岩石构造单元及复合造山过程 |
19 |
张泽明 |
青藏高原南部变质作用及构造演化 |
20 |
朱祥坤 |
元古宙超大陆聚合与裂解对环境演化和外生矿床作用的制约 |
(科技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