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要闻(首页头条)
(转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
为了提高东部和海域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促进“358”找矿突破,10月29至11月3日,中国东部和海域地质特征及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地科院地质所)、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地科院地质所)、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地科院地质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编图研究中心(地科院地质所)、三维地质调查研究中心(地科院地质所)和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岸带与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七家单位联合主办,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青岛市地质学会承办。李廷栋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廷栋院士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东部地区地质研究程度高、资源潜力巨大,海域是最近和今后一段时间时期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研讨会的召开,对近年来中国东部和海域地质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将为我国的地质找矿战略实施、解决区域重大地质问题提供参考,为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出群众学术团体的建议。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学术涉及面广泛。共有来自23个单位的35名代表做了口头报告。大会在大地构造格架、区域成矿地质作用、地层划分新认识、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海洋环境演变、大陆架科学钻探等方面为与会专家提供了广泛的交流机会,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东部和海域在区域地质及成矿、地质编图、三维地质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会议期间,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我所侯增谦研究员当选为新一届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涛研究员当选秘书长,丁孝忠研究员当选副秘书长。
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科学院等单位的近1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