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地质所科研人员研究证实西准噶尔地区石炭-二叠纪存在洋脊俯冲作用

作者:
 
地质所科研人员通过对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中基性岩墙进行系统 发布时间:2013-11-07

 

地质所科研人员通过对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中基性岩墙进行系统的激光氩-氩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证实该地区在石炭-二叠纪存在洋脊俯冲作用,这一认识有助于该地区成矿作用构造环境的研究。

石炭-二叠纪是新疆西准噶尔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的一个关键时期,但学界对这一关键时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不同认识,主要有后碰撞环境、岛弧环境和洋脊俯冲环境等看法。西准噶尔地区出露有大量晚古生代的中基性岩墙,是了解该区成矿背景和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地质所科研人员对该岩墙开展的激光氩-氩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这些岩墙不仅有低镁、辉绿质岩墙,还有赞岐质、富镁质和富铌质岩墙,形成于284百万年到321百万年之间。这些岩墙常与一些特殊的岩石组合共生(如:埃达克岩、A型花岗岩、紫苏花岗岩、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等)。上述岩石组合与当今环太平洋造山带与洋脊俯冲作用相关的岩浆特征类似。当洋脊俯冲时,洋脊两侧的板片熔融而形成埃达克质岩,板片熔融形成的岩浆上升和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富镁质岩,受板片熔体交代的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富铌质岩,同时板片窗的打开使得热的软流圈地幔上涌,使年轻的下地壳熔融形成一些高温的花岗质岩类。中基性岩墙指示西准噶尔地区在石炭-二叠纪出现了洋脊俯冲作用,这种构造机制可能影响了该地区同时期的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上述成果发表在《LITHOS》2013年175-176卷146-162页上。

 

西准噶尔地区石炭-二叠纪的构造模式图

 

(同位素热年代学实验室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