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七日祭——记雅安芦山地震科学报告会

作者:
4发布时间:2013-04-28

4月27日,雅安芦山地震科学报告会在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地质所科技处共同组织,许志琴院士主持。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青年学生约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开始前,参会人员向遇难同胞和抗震救灾中牺牲的烈士集体默哀。

报告会上,李海兵研究员做了“雅安芦山地震(Ms7.0)现场考察及其发震构造分析”报告,从雅安芦山地震概况、现场地震灾情、发震构造分析、汶川科学钻探井(WFSD)中水位变化特征、未来地震趋势分析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王卫民研究员做了题为“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过程初步研究结果”的报告,展示了他们对于震源机制、震源破裂过程以及理论烈度的最新分析结果,认为雅安芦山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强余震。许志琴院士利用汶川科学钻探揭示的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结构,对发震断裂、主震、余震、以及未来可能的发震地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科学钻探工程计划。中国地震局邓启东院士介绍了大家关心的发震断裂的确定、是否属汶川地震余震、未来地震预测存在的争论,提出重视预测地震要放宽眼界,综合探索研究,为今后较准确地震预测打好基础。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针对发震断裂及未来地震预测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雅安“芦山地震”科学报告会现场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