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专业技术人才

宗普

宗普  女,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腕足动物、菊石系统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研究

Add:北京市西城区阜外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研究所,100037

Tel:       E-mail:zongpu0501@163.com


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2003/09–2007/0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学士

2007/09–2012/06,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2/07–2015/0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后

2015/07–至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承担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2015、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晚泥盆世法门期腕足动物群研究、2016/01-2018/12、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子课题、41290260、泥盆纪重大生物事件及其环境背景、2013/01-2017/12、参加。

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2000150010、关键地区区域地层标准建立与关键生物群演化和沉积岩试点填图、2016/01-2018/12、参加。

4、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子课题、121201102000150009、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泥盆纪-三叠纪古地理研究、2016/01-2018/12、参加。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007、华南及北疆地区晚泥盆世底栖生物群及环境背景比较研究、2009/01-2011/12、参加。

代表性论著: 

1.Zong Pu, Ma Xueping, Xue Jinzhuang, Jin Xiaochi. 2016. Comparative study of Late Devonian (Famennian) brachiopod assemblages, sea level changes, and geo-events in northwestern and southern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448, 298-316.

2.Zong Pu, Becker R. Thomas, Ma Xueping. 2015. Upper Devonian (Famennian) and Lower Carboniferous (Tournaisian) ammonoids from western Junggar,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ir palaeobiogeographic significance, 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ments, 95,159-202.

3.宗普, 马学平, 张美琼, 张宇波. 2014. 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板海神石菊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地质通报, 第33卷,第5期, 684-690页.

4.宗普, 薛进庄. 2014. 地史时期生物大灭绝及其对当代生物多样性的启示.生物学通报,第49卷, 第10期,1-6页.

5.宗普, 马学平, 孙元林. 2012.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的腕足动物(长身贝类、无窗贝类及穿孔贝类).古生物学报, 第51卷, 第4期, 416-435页.

6.宗普, 马学平. 2012.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界线附近的石燕贝类腕足动物.古生物学报, 第51卷, 第2期, 157-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