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交流动态

地质所3位科研人员参加2022年戈尔德斯密特地球化学会议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王丹,赵双丰,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2-08-22

  每年一届的全球地球化学盛会——戈尔德斯密特会议(Goldschmidt)于2022年7月10至15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受新冠肺炎的影响,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我所王丹副研究员,赵双丰助理研究员、谢秋红助理研究员参加了线上会议,并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取得良好反响。

  戈尔德施密特地球化学大会(Goldschmidt)是为了纪念地球化学奠基人之一戈尔德施密特(V. M. Goldschmidt)而举行的全球最高级别地球化学国际会议,在国际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本届会议邀请了全球范围内地球化学等相关学科的近3000名科研人员参加,主题涉及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岩石学、矿床学、深部过程及岩石圈演化、大气-海洋环境与生物演化等多个学科,共计15个主题近百个专题。

  在会议期间王丹副研究员3cT2专题Geochemical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Earth’s crust-mantle system from the Hadean to present”了题为“Delayed gratification: Exhumation of Archean granulite terranes by later supercontinent cycles”(太古宙麻粒岩地体受后期超大陆旋回的影响而折返)的学术报告。该研究华北克拉通太古宙麻粒岩地体中识别出一套含石榴石的变质基性岩,这套岩石形成于24亿年,并经历了18-19亿年的叠加变质作用。通过总结全球范围内太古宙麻粒岩地体的产出状态,发现它们普遍沿着晚期超大陆的缝合带出露,提出了太古宙麻粒岩在晚期超大陆旋回中发生了进一步的折返的认识。

  赵双丰助理研究员作Mesozoic and Cenozoic Exhumation history and magmatic-hydrothermal events of the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Evidence from 40Ar/39Ar and (U–Th)/He dating(中亚造山带东段中新生代隆升剥露及热历史-来自40Ar/39Ar 和 (U–Th)/He的证据)的展板陈述,该研究以大兴安岭南部地区侵入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年代学技术手段,分析了岩体侵位期次及抬升揭顶过程,系统总结了中亚造山带东段中新生代隆升剥露及热历史。

  通过参加此次线上国际会议,了解了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展示了地质所在前寒武纪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热年代学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为全球太古宙地球演化规律和同位素研究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