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交流动态

杨经绥院士等19人赴阿曼参加2019年阿曼蛇绿岩国际会议(IGCP-649项目第五次工作会议)及野外考察

来源:地调局地质所 作者:杨经绥等,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1-06-24
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学术研讨会

  为期两天的IGCP-649学术研讨会在卡布斯苏丹大学举行。卡布斯苏丹大学是阿曼最高学府,坐落于马斯喀特市哈瓦迪区,于1986年9月建成开学设有医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农学院、伊斯兰教育学院5个学院目前在校生约1.5万人,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379位。

  会议期间,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阿曼摩洛哥埃及伊朗新喀里多尼亚,和中国地科院地质所中科院地质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学家为参会人员展示了来自世界多个地区不同蛇绿岩及铬铁矿的最新研究现状及成果,并介绍了蛇绿岩及铬铁矿研究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先进实验分析技术(图4)。参会科学家就目前全球蛇绿岩及铬铁矿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为世界各地的年轻学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地质所与会人员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相关成果。其中,IGCP-649项目首席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院士介绍了项目概况和研究进展,介绍了项目组近几年来在全球5个古板块边界的14处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相继找到金刚石等深地幔矿物,证明蛇绿岩及铬铁矿作为地幔异常矿物储库可能具有全球普遍性。不同于金伯利岩中来自地幔的金刚石以及俯冲带变质榴辉岩中的金刚石,蛇绿岩型金刚石具有生物碳特征,同时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出现的深部矿物形成深度可达地幔过渡带之下,据此,杨经绥等建立了深地幔物质再循环模式,认为岩石圈物质可俯冲至地幔过渡带和下地幔深度(410-660km),被肢解熔融后进入深部流体,随温压条件改变结晶出金刚石等超高压和超还原矿物,随地幔柱或地幔对流上涌而回到地表,通过板块构造从大洋中脊运移到俯冲碰撞带,赋存于蛇绿岩带中。这一模式的建立极好地诠释了俯冲带发生的深俯冲作用和地球深部的再循环系统,同时也将对认识地球的碳循环和碳含量变化做出重要贡献;杨院士还在报告中介绍了研究团队在2006-2019年期间新发现的多种新矿物:罗布莎矿(Luobosaite)、曲松矿(Qusongite)、雅鲁矿(Yarlongite)和藏布矿(Zangboite),青松矿(Qingsongite),经绥矿(Jingsuiite),志琴矿(Zhiqininte)和巴登珠矿(Badengzhuite),证明罗布莎铬铁矿具有异常地幔矿物群,是重要的地幔异常矿物储库;为探讨铬铁矿深部成因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外,张聪副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并做了题为“The exhu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ubducted Paleo-Tethys oceanic crust in the Sumdo UHPM belt, Tibet---constrained by pseudosection and laser Raman microspectrometry”的学术报告;熊发挥副研究员做了题为“Minerals implication from deep mantle to shallow by Podiform chromitite, Tibet”的学术报告,总结介绍了在豆荚状铬铁矿发现的各类矿物;任留东研究员介绍了泛非运动在南极洲东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地质演化中的影响;唐跃博士介绍了其在青藏高原中特提斯缝合带中的MOR型蛇绿岩的研究成果;刘飞博士介绍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带在蛇绿岩及相关沉积序列的不同,为区域地质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作为学生代表,李观龙博士做了题为“Peridotites and chromitites form the Dingqing ophiolite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Bangong - Nujiang suture zone, Tibet: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s”的报告,介绍了班公怒江缝合丁青蛇绿岩相关的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的岩石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



杨经绥院士介绍项目概况和进展




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学术研讨会会场




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学术研讨会会场




地质所代表团

 

 

 杨经绥院士等19人赴阿曼参加2019年阿曼蛇绿岩国际会议(IGCP-649项目第五次工作会议)及野外考察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