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交流动态

王涛研究员赴德国参加GFZ莱布尼茨学术会议的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1-06-24

一、出访任务背景与简况

(一)出访目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涛研究员)主持的IGCP 662项目(2018-2023)是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20183月批准并支持的新项目。项目主要工作包括:(1)对中亚造山带(CAOB)和特提斯带的地壳组成和构造进行对比研究,并对中国中央造山带(CCOS)、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s)和澳大利亚拉克兰造山带(Lachlan orogen)等进行对比研究;(2)对典型地区的火成岩进行区域同位素填图,圈定古地壳和新生区;(3)通过不同类型地壳省的面积比,识别和描述造山类型及其发育。该项目于2018年在京启动,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次会议是应邀参加了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Helmholtz-Centre Potsdam-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GFZ)的邀请,联合举办“欧亚地质”(The Geology of Eurasia)国际论坛。

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Helmholtz-Centre Potsdam-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GFZ),隶属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在全球过程、板块边界系统、地球表面与气候作用、自然灾害、地球资源、大气探测、海洋地质资源和存储潜力以及地热能源系统等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使其成为国际地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实验室之一。

IGCP662 项目副负责人、德国莱布尼茨学会成员、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Reimar Seltmann教授的倡议下,及其他多位负责人的参与下, IGCP662国际地学计划项目应邀与作为发起和组织单位之一,于2019626-71日,在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GFZ参与组织了此次会议,参加了莱布尼茨学会成员的全体会议(Plenary Talks by Members of Leibniz Society)及 The Geology of Eurasia”国际论坛,并设IGCP662专题,获得良好效果。IGCP662项目主持人王涛、Reimar SeltmanInna Safonova和肖文交等教授参与了会议。

参加此次会议的目的:(1)宣传中国主持的IGCP662项目,进一步提升影响力;(2)开辟一个欧亚地质学家交流的平台,使中国及亚洲地质学家有机会了解欧洲造山带概况,和欧洲地质学家一起交流;(3)推动欧亚地质对比研究,为今后组织申报欧亚地质对比大学科计划奠定基础,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二)主要活动内容

1. 参加室内学术探讨。

向国际同行宣传我所科学家在造山带演化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以及执行王涛研究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亚造山带最大年轻地壳区深部新老物质组成架构与成因初探”的国际交流任务,了解全球不同造山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进展。王涛研究员在会上宣读学术论文“增生和碰撞造山带的地壳架构与地壳生长:以中亚造山带和昆仑-秦岭造山带为例”,与国际同行交流研究成果,了解了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IGCP662项目负责人之一肖文交教授,作为邀请的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研究核心成员,做了主题发言报告“中亚造山带多期增生造山”,系统介绍了中亚增生造山带研究的历史和成果。著名大地构造学家森格介绍了肖文交的简历,宣读了“客座研究员”的任命。IGCP662其他两位项目负责人Reimar SeltmanInna Safonova也分别做了学术报告。这四位IGCP662项目负责人的报告,充分展示了IGCP662项目的研究成果,提高了影响力。

2. 会后参加了野外考察。

 “欧亚地质”国际学术研讨会后,王涛等还参加了欧洲海西造山带的野外考察,观察了海西造山带的组成、构造岩浆及变质演化等。其中,观察了长英质麻粒岩首次研究并命名之地。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首次研究确定提出的麻粒岩,从中了解到该高级变质岩的研究历史。此外,还参观了矿山,坐矿坑小火车,深入到矿洞,考察了矽卡岩型铁矿等。充分了解到该地区曾经是著名的采矿地区,为德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现在,大部分矿区已经开完,进入环保及自然环境修复阶段。

 

                                                        会议代表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的合影

二、主要收获

1.初步了解了欧洲的一些重要造山带。

IGCP 662Orogenic architecture and crustal growth from accretion to collision)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比世界上不同类型造山的物质鉴别特征。2018年成功在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与会人员给予了高度评价。鉴于此,德国GFZ中心学者如Reimar教授等商讨在GFZ 莱布尼茨学会2019年会议期间设立一个“The Geology of Eurasia”国际论坛,要求IGCP662项目参与组织,以便深入全面研究世界主要造山带,包括欧洲的一些重要造山带。

2.观察了海西造山带的组成和岩浆演化

“欧亚地质”国际学术研讨会后,王涛等还参加了欧洲海西造山带的野外考察,观察了海西造山带的组成和岩浆演化,其中,观察了长英质麻粒岩首次研究并命名之地。特别是,经过实地考察,了解到欧洲著名的加里东和海西造山带的关系。以前,都认为是两个造山带,并经历了多期演化。现在,从增生造山带的观点分析,是否有可能是一次大的增生事件,导致的不同地区发育不同的时期的造山带。该问题的提出,为我们思考和谋划欧亚造山带对比的大科学计划,提供了素材。

3IGCP 662 依据深部物质组成划分造山带类型的提议得到德国GFZ一些学者的好评和认可。

王涛的口头报告,获得了在场众多国际专家的关注和积极讨论。其中一些学者认为者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idea)。通过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使他们对IGCP662项目的研究工作有了一定了解,也认识到其研究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开展中亚增生造山带和欧洲造山带的对比研究有了较高的兴趣。这为以后谋划欧亚大地构造对比,特别是通过同位素填图开展造山带对比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启示与建议

通过参与组织此次高水平国际会议,进一步展示IGCP662项目相关研究成果,扩大影响力,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德地学相关合作与交流。几点启示与建议。

1.应该重视和加强研究基础地质综合中心建设

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GFZ是国际著名的研究中心。它一个研究实体,集中办公,但是其研究领域包含了地球科学的各个学科和领域,是一个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综合集成的综合研究中心。它坚持长期、稳定支持一些重大项目,取得了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我们也应该坚持这个一个理念,坚持长期资助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开展基础地质研究。我们结束访问后,中国自然资源部科技司等也组织代表参观访问该研究中心。

2.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GFZ是个综合研究中心。除了在基础地质研究有雄厚基础外,近年来,还加强了地球物理深部探测、大地构造测量、环境变化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有紧密结合,探索一些地球系统科学问题。这值得我们借鉴。

3. 发挥优势,推动同位素填图及造山带对比研究

应该看到,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该研究中心的力量有所减弱,而加强了地球物理深部探测、大地构造测量、环境变化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这是西方地球科学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这一方面给我们提出了需要发展方向,即加强地球物理深部探测、大地构造测量、环境变化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深入开展系统地球科学探索。另一个方面,也给我们在基础地质研究取得更高的国际地位提供了机遇。本次交流,感觉到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德方的年轻人员力量不够。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人员培训,在这些方面取得国际主导地位。

因此,通过此次交流,更加坚定了我们主动推动欧亚造山带结构与组成对比研究的大科学计划。